彩虹号_作者:改来改去(238)

2019-03-05 改来改去

  话说星洲三镇,分别是巴匕镇,童话镇,复兴镇,得其一而能独踞天下,控南扼北,窥伺中都。此三镇历来是都城的附属及控制领地,其最高长官的人选便是由总督军提名,再由执政会任命派选,各种力量的博弈调和,长久无事。地势上,三镇连珠,辖地范围最大的是巴匕镇,但它却处在都城势力圈的最边缘,往后便是童话镇;而最靠近都城的复兴镇,也是个很重要的小镇。在星洲这块大陆地上,能与都城联盟军争霸的对手,无非是君主国联合军。都城与联邦之间的龃龉,早在之前就已日积月累,嫌隙频生,仇怨不断,但碍于各自内乱的起起伏伏,才没有发生大的战争冲突。如今双方队伍兵强马壮,蓄势待发,非我族类者,其心必异,恃强凌弱,征伐不断,导致战火连年。巩固后院秩序的帝国联邦,终于向都城发难了,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迅速出兵占领了巴匕镇前不远处的流放地。关于此块流放地的领属权声明,都城和联邦各自主张,互不承认。只是因为它是块不毛之地,荒芜偏远,除了遍地皑皑白骨骷髅,行人避之唯恐不及,又没有任何利用价值,所以一直寂寥的横亘在那里,接壤的城邦只是形式上申明私有权,既不开垦,也不驻兵。但根据以往形成的和约条款,流放地的实际控制,处于都城的势力范围,其西边便是去往巴匕镇的方向。

  当君主国联合军无理占领流放地的消息传来,执政们很不以为意,除了总督军之外,他们都以为那一块死气沉沉的地方,能有多大威胁。于是,对于总督军要求发兵收复流放地的请求,果断被会议拒绝。等到联军的队伍越过流放地,来到巴匕镇前方驻扎时,执政们才稍微认真对待总督军所要求的发兵抵御入侵之敌的请求。可这一要求还是得不到施行,眼看战机一再延误,总督军日日心急如焚,后在参谋军官的献计下,终于说动了执政会。那条计策,叫做“地质家的谎言”。按照参谋官的建议,总督军暗中派人在都城内大肆散布流言,说有位地质学家在流放地旅行时不小心发现了地底下蕴藏着丰富的黄金矿产,从而导致联邦抢占先机,占领流放地。这样一来,加上总督军在执政会议上的陈词慷慨,条条是道,分析形势,尤其是说到巴匕镇的重要性时,大执政才勉强同意他出兵的请求。可惜出发的兵马,拖沓日久,先是滞留复兴镇,再拖到童话镇,等到达巴匕镇时,联军已攻下了这个咽喉要地。此番领军的都城将领,正是大执政的亲弟弟,一个无能的庸将,贪生怕死。即使他试图重夺巴匕镇,却屡战屡败,最后竟然还以缺粮的借口调转马头,悻悻的潜回都城。这样一来,形势更加不妙,君主国联合军一路打到了都城外围的复兴镇,消息震惊全城。后来的事,便是上校临危受命,浴血出征,经过战线的来回拉锯,敌我反复鏖斗,终于将联邦的队伍打回到流放地,光复三镇。

  目前的形势,上校看得比谁都明白,都城内两股派别势力的明争暗斗,已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而他,很快便会被强迫选择站位,可他心里始终装着战争与和平,不想卷入最高层的黑暗斗争。

  差不多到了信的末尾,不出上校所料,他感到了都城司令有意无意拉拢自己的心意,那种微妙的表述,显得很有智慧,即便不成功,也不至于发生彻底的决裂。当然了,上校也明白总督军的良苦用心,对此不置可否,只是嘴角微微一笑,便将长信妥当的收好。在总督军的信件来了后,紧接着从都城方面又发来了一封密信,依然是无关军务,却事关大局。因为这封信是大执政派人送来的,相比于总督军的含蓄,他写得更加直白。信内无非是要求上校在都城军政大事上,必须完全支持拥护执政会的指令,所以个别词句的语气几乎是不容反驳,简直颐指气使。对此,上校依然无动于衷,面部表情僵硬,猜想写信的人或者是他亲弟。关于那位将军,上校记忆深刻——

  “这是伏击战!”老长官对当时十几岁的年轻上校说,“你看,敌人就快进入口袋了!”……“什么!撤退!这不可能!”老长官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办?”小上校问。老长官已经气得不想说话,但还是问自己的上级。“那些被反包围的可怜虫怎么办?”老长官问少校长官。“能怎么办?撤退!这是命令!”少校不假思索的说,“服从命令,立即撤退!”事后,小上校才从老长官那里得知伏击敌人的友军,被敌人反伏击,而率领他们从旁协助的那位远未晋升为将军的少校军官,却见死不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