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从小憩中转醒。灰猫回过头,透过橱窗和男子对视。紧接着,男子好像处于了某种对话之中,时不时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拿起毛笔在卷轴装的帛书上勾勾画画。
“长乐十三,数八。”
“十四,数七,数六……”
此时,空中传来疾鸣之声,男子合上卷轴,手在卷首的题字处停了半晌。
青桐。
长乐十四年,西陆,出云国。
子虚阁中,侍女于鸣箭上取下所传之物。
有人伸出手,等待檐上的雨水滑落。
长廊里,长衿之下,侍女碎步疾飞,檐角铜铃清脆。
“主公,金筒已至。”
第七滴雨珠落下,侍女面前之人合紧手指。
紧握的拳头上,砸落第八滴雨珠。
“殁。”
作者有话要说: 这期间写的文字算是很长时期思考的结果,期间也发生了很多变化。
这个故事是在上大学时很多个故事的总和,甚至主人公也在其中发生了多次变化。
一点点累积起来,导致我的诉说欲愈发强烈。
关于这个故事,我的设想是,她是平行宇宙中的某个碎片,是属于“西川”这个大框架的一个分支,更多包含了我个人的思考和零碎的只言片语,因而文字会比正文古怪和晦涩一些。
谢谢长久以来你们的陪伴,我的内心是,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看我的文字,我就愿意一直连载下去。
之后,热烈欢迎各位关注微博“西川堂的bot”!
我会在收到投信后,在微博更新西川世界的故事。
而且,是专属于你的故事哦!
☆、须弥
“我是伤口,又是刀锋。
我是耳光,又是脸面。
我是四肢,又是刑车。
我是死囚,又是屠夫。
我是吸我血的吸血鬼。
——一个无人问津的要犯。
被判处终身微笑。
却永远张不开笑嘴。”
——波德莱尔 《恶之花》
一个人清晰地看着自己的身体被吞噬,却像抽离之外的怪物一般冷眼旁观。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年少的我们总追求与众不同,日子过得久了又沉湎于平庸。我们自顾欺瞒说:我有我自己的节奏。喜欢的我可以坚持,不喜欢的无论如何也勉强不了。
可后来呢?你又找了什么借口,去逃避下一个你不愿面对的现实?
长日尽处,你又站在了谁的面前。捂着自己的伤疤,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去圆一个伤势痊愈的谎?
“就这样吧。”
“我觉得好像已经挺好了。”
“我不想做。”
大学快要毕业的时候,大家基本都有了去处。偌大一个西川堂,走的走,丢的丢。兜兜转转,她倒说不上目前处于什么状态,只是脑子浑浑噩噩的,心里某处地方有些许沉重,变得麻木不仁。
时间总是过得飞快,日头还未沉下去就已失了光。
她不是没有想法,只是脑海里像生了雾一般,阴阴沉沉的,却下不了雨。
吴桐自诩是个聪明人,总习惯抽身在事件之外冷眼旁观事情的发展态势。她以为她已经读透了萧青山的话。
直到事情真的即将发生,恶毒得仿佛下一刻就要戳到她眼前,她才不得不承认:在现实面前,她往往是一个逃避者,嘴上说着满不在乎,其实心里想得比谁都多,偏偏落到行动上又是不屑一为。
这样的人说不好听了,就是矫情且会作,把自己往死里作的那一种。
长时间困在屋子里,吴桐对外界的感知和反应能力也在逐渐下降。浑浑噩噩中,时光消磨掉了她走出房间的最后一丝渴望。她在迷茫中变成了迷茫本身。
“之前发生过什么呢?”吴桐自言自语。
哦,是了。大家都有了该去的地方。
“那我想要什么?
“西川堂?”
我知道。
“可我已经消沉了这么久了,还能来得及吗?”
来不及了。
“我现在去做的话,能做好吗?不行,万一我做不好,将来却后悔白白浪费掉了时间,又怎么办?”
那你就去做啊。
“我是不是已经错过最佳时机了?”
是的。
岁月不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