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容不怕死般地颤声道:“殿下,您方才不是说春和宫连个可靠的守门人都没有,怕东桓王再来就被他杀了吗?你的朋友们为救你都伤重血染,生死间徘徊,你觉得连累了他们,对不起他们。”
陶挚低头,眼圈红了。
荀皎在一边道:“殿下伤口痛得一宿没睡。”
皇帝问:“你这些话怎么不和父皇说呢?”
“儿臣怕给父皇添麻烦。”陶挚真的眼中蕴泪了,委屈的。
“唉,好了,皇儿放心,这样的事不会再发生了,朕安排御林军给你守门。”
陶挚道:“能让谢容帮我守门吗?别人我都不认识。”
皇帝停了一下,微笑:“行,你既信任他,就让他做春和宫卫率,他原是游击将军,制下有一千军,就都来护卫你安全吧。”
陶挚惊怔看皇帝,终于明白了一个词“皇恩浩荡”,原来皇上不是对他不管,他是他的叔父,他的亲人。这么一想,泪顺眼眶流下,他感动说不出话,皇帝已爱怜道:“孩子,有什么想法要和父皇讲,不要顾虑。”陶挚望着皇帝迟疑道:“父皇,我昨日宴会欺瞒您了,心内一直不安,昨天东桓王来寻事,我觉得是我的报应。”
皇帝微锁眉。
陶挚愧道:“我不会作曲,也不会作诗,那琴曲是在魏国皇宫里听的,诗是——魏国永安长公主驸马做的。我怕给您丢人,假说是我做的,所以受这么大惩罚。”
皇帝爱怜宽容道:‘有什么要紧,不用往心里去。’
陶挚道:“我作诗作曲都不会,他们是不是笑话我,我想和王琰学琴诗,您说可以吗?他会愿意教我吗?”
皇帝淡淡扫了一眼谢容,道:“可以,他怎敢不教你。那是他的荣幸。”
“他沏的茶也挺好喝的,待孩儿随他学会了,给父皇沏茶喝。”
皇上点头说:“行,难为你孝心。”
“谢父皇。”
皇上命宦官:“传旨,封王琰春和宫詹事,即刻来听差。”
御医来了,给陶挚再诊脉,看视伤口,陶挚也不忍了,稍一动就痛得眉目变形。皇帝着实心疼,不住口地训责御医轻些。
终于御医和皇帝都去了,这里众人一片欣喜之色,尤其谢容,功成意满的样子。陶挚疲惫仰在床上,淡然不做声。
谢容倒有点歉然,不知如何是可了。
宗韶撑着过来,对谢容荀皎说:“仲明你请谢卫率外面喝茶休息一下,我陪殿下说会儿话。”
谢容告退,荀皎忙扶了宗韶坐到床边,然后掩门离去了。
陶挚本是伤心的,但看到宗韶头上裹缠的样子,立时自己的难过都忘记了,抚摸着宗韶的脸,心都慌了,泪满眼眶:“痛不痛?好像有点发热。”
宗韶抚住他的手,笑道:“没事,我听你昨夜没睡好,才真是担心。把心事都放下,有我在呢,我们都还活着,多大的幸运。”
陶挚的心安定多了,是,还都活着,就是最大的幸运了。便为了他们继续活着,他怎样都可以的。
外面报:贵嫔娘娘来了。
见了安娘,陶挚心一下子柔软欢乐,如孩子见了母亲。
“安娘,你唱歌给我听。”在安娘亲柔的歌声里,陶挚温暖的睡着了。
下午醒来,王琰拜见,带来了街头小报,新出的《捕风》,描绘北魏福王□□生活,用词香艳露骨,重点是里面的陶郎,言语行为极其卑微不堪。王琰说:“就是成心污损殿下形象名誉,意图阻止您成为太子。”陶挚要看,王琰微笑:“您不要看了。”
陶挚也就罢了,问撰稿人是谁。
王琰道:“所有印发的小报都在礼部报备,需三品以上官员作保。微臣查了,《捕风》报撰稿人是衡阳王长史,衡阳王作保。”
陶挚问如何办?
谢容道:“王大人去报告皇上,讨来旨意,查抄该报,停刊整顿。凡是不能如数追回该期小报的书坊店主缉拿关押。报纸的事好解决,就是如何挽回影响,还有如果皇上为了维护殿下声誉,也许会命福王带荀郎简郎等离开春和宫。”
“那不行。”
“那就不报告皇上,我派人先把捕风报查抄了,然后再出八卦报,证明福王及随行公子皆品行端正,只是亲人好友,为以前听取片面之言的虚假爆料致歉,向品味兄道歉,就此停刊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