昀庭轶事_作者:昀珺子(31)

  果不其然,有人“火急火燎”地把这个结果送了上来。

  第二天天亮,四季巷里出了一桩案子。几个蒙面人叫嚷着“为公子报仇雪恨”等话,冲进了刘贵儿所在的院舍,将那刘贵儿打了一顿。这个动静太大,四季巷里的街坊见那打人的人打完便急匆匆地逃了,想捉也捉不住,便顾不上他们,都往刘贵儿院里瞧去。那刘贵儿看上去伤得不重,可不知为何却昏睡不醒,过了不久就一命呜呼了。再是那福瑞镖局的严镖头,竟然因为服用助情药过度,死在了那外室的床上。

  查令司众人一看这两条人命,事情蹊跷却又合理,一时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不过还没完,那国丈府里的刘管家似乎是去查了那刘贵儿为何会被人所害,回来以后气得一病不起,说什么“要早知道这是个祸害,干脆看他饿死算了,何必救济他”云云,总之把自己摘得干净。不过却也是一病不起,无法言语,估计着也是药石无用了。

  这么一来,盛京城中众人所知的贼人已经被人“报仇雪恨”了,查令司发现的共犯福瑞镖局镖师也不能开口说话了,那个刘管家,跟此事到底有没有牵扯,却是两边都无法指认他,又或者换个说法,他也已经被封了口。

  查令司查到这一步分明了线索全断了,可又分明是可以结案了。

  淳于夜来,“不对,还有一个人——赵续。”

  江上叶,“殿下也想到了,早派人去盯着了,不过……”

  淳于夜来一听“不过”,心里有些紧张。

  江上叶,“那个赵总镖头早有准备,他的家里人早就离开盛京,如今,他也逃出去了。而且逃得隐秘,怕是一时半会找不回来。”

  江上叶回王府后,见慕如羽已在书房之中,他心中有些困惑,便在书房外停步,门扉未合,他在门框上轻叩两下。

  慕如羽,“何事?”

  江上叶步入,询问道:“殿下,您觉得会是齐国公所为吗?”

  慕如羽停笔,看了看他。皇位更迭,世事动乱,齐国公如今依然能够稳坐住他的位置,自然有他的城府。诸王混战时保持中立,却与各方关系恰如其分,并不交恶,待抵御外敌时能站明立场,且对国势稳定有所助益,这样的人外看挑不出错处,内里么……不好说。不过还是因为一些原因,慕如羽更倾向于认为,挽芳苑之事不是齐国公授意所为。

  第18章 第 18 章

  举子登科,已历半月,恰逢花招节。春日将尽,百花亦有艳尽之时,此时度“花招”之节,乃是期许来年芳菲依旧。

  慕之徽下令,于花招节之日,在王宫中设琉璃宴,款待新任官员们。

  是夜,宫城里明灯千盏,照彻长夜,树影、远山、宫殿、玉阶,人入其中,仿佛在画中游。大殿中,丝竹雅乐,觥筹交错,此宴名为琉璃宴,是因为装满琥珀琼浆的皆是琉璃水晶杯。

  慕之徽在宴会开始时,与众人一同饮了几杯。不过他也没有看似与臣子同乐,实则在座的喝得都放不开的打算,他在尊位上稍坐了坐便离开了大殿。淳于夜来远远看去,觉得刚到而立之年的慕之徽,面容上比实际年龄还更显年轻些,但不论是言语还是举手投足间的气势,显然是一位沉稳的帝王才具有的。

  慕之徽一离开,慕如羽便成了在场最尊,不过悠然王悠然惯了,兄长一离开,他连坐姿也是怎么惬意怎么来,不过兴许是因为身形与面容皆出众,他即便没有挺直脊背,斜斜地坐着,也显得从容优雅。

  淳于夜来发现在场众人也并不畏惧他,都携了杯盏同他去敬酒。慕如羽几杯下肚后并不愿多饮,逢来敬酒的,就笑吟吟地与他们见礼,若是有人拿饮酒来激将,他也不中招。

  “淳于兄,不如我等也去向殿下敬酒。”隔壁桌的兄台显然是初来乍到,想拉着他一起壮胆。

  慕如羽那时已站起身,正一手负在背后,与人把盏言谈。那位兄台一见到慕如羽,话也说不太利索,淳于夜来见他如此,心想说,不至于吧,不过面上也没有显出来。慕如羽亦是耐心的听他把话说完。

  殿中宴毕,有车马在宫城外守候,载诸位官员前往停泊在静河畔的画舫。

  精致的画舫在与夜同色的流水中缓缓前行,暖风吹拂,船上人微醺。淳于夜来手执一个小青瓷杯子,倚坐在围栏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