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对面是一座城,在这种地方竟然也能出现城市,不过它看上去破旧不堪,像是废弃了许多年的模样。怎么人界的地方一个比一个更阴森,一个比一个更像冥府?书怀想起严青冉那灯火通明的大殿,百思不得其解。
城中还是有人的,书怀留心观察他们的穿着打扮,发现墨昀说得没错,这里果真很穷。
所以……
“他们为何如此贫穷?”他继续发问。
他找的角度越来越刁钻了,墨昀才来了这边两三次,哪儿知道此处为什么这么穷?小妖王再次沉默,过了片刻,他脑内灵光一闪:“因为没有鱼,所以才穷。”
鱼和穷好像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书怀被小妖王说懵了,紧接着他就听到对方解释:“此地严寒,土壤贫瘠,粮食收成不好,尽管依山傍水,但水中没有鱼,又常年封冻,难以通航,他们只能靠上山打猎来维持生计——好了你不要再问了,我对这座城的了解仅限于此。”他急急忙忙地结束了话题,生怕书怀再度发问。
他显然低估了书怀寻找问题的能力,这人不打听周围的环境了,开始打听他的目的:“那你为何来此,这附近可有特殊之处?”
墨昀:“……”
“没有特殊之处。”小妖王蔫蔫地说,“只是恰好转到这边而已。”
书怀无话可说,终于安静下来,还了墨昀一片清静。他抓着腰间那块玉佩,从中汲取一些热气,双眼滴溜溜地转着,打量着四周的状况。这座城里的人不是很多,他们大都行色匆匆,并且看上去也很瘦弱,该处确实太冷,土壤又过于坚硬,五谷杂粮怕是不能在此间存活,这些人之所以面黄肌瘦,多半是因为总挨饿。
有时候说我命由我不由天,实际上也不全是这样,生活在这座城里的孩子,和生活在江南富庶地带的孩子,生活条件就完全不同,生长环境亦是天差地别,穷人家小孩的见识和眼界,与高官子弟也无法相比,这便是人和人之间,与生俱来的差距。
不知怎的,书怀突然又想起雪衣,自从父母在战乱中死去之后,他们兄妹俩就过着漂泊无根的日子,若非某位好心的道人看孩子可怜,给予了他们一席容身之地,黄泉路上恐怕早就多出两个年幼的鬼魂,今日的他也将不复存在。他能活够二十年,也实在是一种幸运,可幸运以前的那段不幸,却也正是凡人给他带来的。
雪衣跟着他颠沛流离五年,又过早地死去,如今的她虽然被冥君庇护,没有性命之虞,但仍要被长明灯所束缚,永远无法自由活动。她现在走到哪里,都要带上那盏灯,她做了它的灯灵,已经没有再重新生长一次的机会了。
她天生大大咧咧的,是个无拘无束的性子,从来也不觉得难过,也不认为兄长对她有所亏欠,可书怀过意不去,他还想给她更好的生活。这段时间雪衣总看着墨昀出去,她心里痒痒,也想跟着小妖王到外面看看,书怀把妹妹的希冀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待到天宫事了,他准备陪雪衣多到人间走动,能走多远就走多远。
脑海里正想着雪衣,书怀眼前就走过一个提着灯的姑娘,他略略打量对方,发现那盏灯竟然和雪衣所寄宿的别无二致,他不禁停了脚步,望着姑娘远去的背影出神。
“你又吃盆望锅?”墨昀不悦地皱起眉,“她好看吗?”
书怀刚想说那姑娘的灯看着眼熟,仿佛是八百年前自己手中的另一盏,却突然看到小妖王的脸色变了。墨昀从怀中掏出玉盘,上面的红宝石闪烁起来,放出慑人的光芒,那红光映在纯白的雪地上,如同大团血雾,直叫书怀看得心惊肉跳。
小妖王猛地抬头,向那姑娘望去,后者恰好回过头,朝这边扬起一个诡异的笑容。
第37章 明灯
有些人天生体质特殊,出来转一转都能撞到鬼,书怀觉得自己就属于这一类人。姑娘对他笑着,手里的灯倏地亮起,灼目的火焰照得他双眼刺痛,他眨了眨眼睛,脑中突然钻入一个声音:“八百年过去了,你还记得我吗?”
这下书怀几乎可以肯定,这姑娘就是当时被他留在人间的另一盏灯,大约它后来在某些机缘巧合之下,汲取了天地灵气,这才幻化出人形。
北风呼啸而至,簌簌吹落枝头细雪,灯焰也在风中摇曳,晃得书怀头晕目眩。四周的雪好似突然动了,争先恐后地朝他挤过来,一阵没来由的紧迫感攫住了他的心脏,又是这种熟悉的感觉,时不时冒出头扰乱他的心绪,令他不得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