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皇兄从不自称为孤。”
手中的动作顿住,皇兄兀自笑道:“沧海尚且能变桑田,皇弟就允不得孤也变上一变。”
“您是当今陛下,自然能从心所欲。”
又沉默许久,今上走下龙位踏着九层台阶:“过两天就是皇弟十月初三的生辰,孤想着你孤单了这么多年,便想着为你许一门亲事,孤看礼部尚书家的千金秀外慧中,已过及笄之年……”今上走到我面前,笑着说道:“不如孤许了你们这门婚事。”
我慌忙跪下,道:“皇兄一片好心想为臣弟做媒,只是臣弟实在无意于此。”
今上不再接话,只静静地看着我,我也微仰着头对上他的目光。
时间就这样从指间流淌而过,我想着他时觉得有许多话要对他说,可临到阵前,一句话都说不出,唯有沉默以对。
忽的传来敲门声,宫人在外禀报道:“陛下,皇贵妃娘娘要见陛下。”
我又一屈膝行了一个大礼:“臣弟先行告退。”
今上还是只怔怔的望着我,对我的请求不理不闻,我便擅自起身推开了紧关的门。
秋风吹得身上一凛,便觉得前尘往事与今上、如寄都断了关联,原来我一直求之不得的是别人水到渠成的,于我如此难;于别人,却是天经地义。
如寄在宫人的搀扶下向我微微行了个礼,我望着她笑道:“陛下在殿中等你。”
如寄感激的看了我一眼,便匆忙往殿中行去。
从宫中出来的一路上,想了许多,想到父皇母后已入土轮回,明安也做了皇帝,如寄如愿以偿的嫁了明安,各人都有了自己的归宿,那我的天命还在何方游荡?
宁风、息雨见我出来,忙掀了轿帘,宁风素来细心,扶我时,触到冰冷的手掌,皱眉道:“殿下。”
我抬手示意无事,息雨忙命人抬起轿一路小跑才到□□。到□□时,息雨忙拿了手炉,又点了炭盆放在我身前。“这些年的银碳都是被人从墙外扔进后花园,今天也是照旧在那里找到的。”
宁风替我披上暖裘又把刚温好的药端来:“殿下身子不好,今日为何非要去殿上受那样的侮辱。”
火盆中的银碳正烧的正旺,偶尔有噼啪声爆出,我弯腰坐在席上道:“有些事不亲眼看看是不会死心的。”
息雨抱怨道:“殿下当年对他那样好,谁知他转身就夺走了原本属于殿下的皇位,当真是养了只白眼狼!”
宁风看了看外面密密麻麻的侍卫,小声道:“有些事你我心里明白就好,何必说出来让人诟病。”
宁风一脸小心翼翼的表情惹得我俯身咳了一阵:“你也无需这般小心,他若是想要我的这条命,在被禁足的两年半里早就动手了,焉有今日你我。”
息雨对着门外高声道:“抢来的始终都是抢来的,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礼不从,礼不从则万民离心!”
宁风无奈的看了他一眼,摇头道:“殿下今后打算如何?”
我道:“各人都得了各人的大圆满,本王于这世上也无甚留恋,只盼着哪一日打个瞌睡一睡不醒才好。”
宁风拿着火钳往盆里续碳:“殿下惯会说笑,若您走了,我与息雨怎么办?”
“所以本王暂时不舍得死,后天三年一度的雅会由本王主持,你们受本王连累在这府中吃了两年多的苦,到时也去会上玩去!”
宁风、息雨皆是一喜:“是!”
第3章
到了雅会这一日,宁风、息雨早早的就起来伺候我梳洗,因赴雅会乃是文雅之事,便选了件淡青色的衣衫,又用同色发带束了头发,坐了顶极普通的小轿去南竹林。
轿子刚到长安城门南的青竹林,便听到众位雅士迎风指点江山。
“听说主持这次雅会的正是秦王殿下。”
“我听说秦王殿下生得甚美,如今若能见上一面,死也无憾了。”
旁边立在竹林阴处的书生道:“听说就是因为秦王殿下长得太过美艳无法震慑朝纲,才让先帝立了从民间寻来的庶子。”
听说,听说,全是听说。
息雨在轿侧小声嘀咕道:“这些书生怎的和街边长舌妇一般!”
到了竹林深处,凉风扫过,风吟森森,果真是个极风雅的地方。矮桌茶几皆是用青竹所做,绘着墨竹纹的白瓷茶壶茶盏整齐的放在桌子正中央,一湾从山间流出的浅溪飘着几片竹叶将桌席分为南北两边,最终潺潺流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