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娼_作者:游人左(15)

  文无隅一愣,“回王爷,约摸十年。”

  “该是十岁左右开始的吧?”

  文无隅迟疑想了下,点头道,“吾道行浮浅,一直未曾用心。”

  “入世容易出世难,你远离喧嚣尚且心性不定,如今身在红尘,岂非更难定心,尊师的想法倒挺有意思。”

  “家师常居山巅小筑,一年也下不了宫观一回,吾是众师兄弟中最无定性的一个,滥竽充数许多年,大抵不适合修道。”

  渊澄瞅他一眼,意味不明,“你能将道德经倒背如流,可见没少费心。我记得其中有一句,大方无隅,你的名字便是取自于此吧。”

  “王爷好记性,便是取自无隅二字。”

  渊澄凝望远处,风乍起乍落,草木飘摇,

  “路还长,不如文公子给讲讲何为道,单说道德经也行。”

  王爷兴致昂然,且十分善解人意,他不讲点什么,真就显得混世假道一个,自降身份,他略微思索之后,坦然开口,

  “道德经乃旷古之作,微言大义一语万端,论述修身治国之道,包涵广博,吾肤见谫识,不懂国政,且赘述吾之浅悟,还望王爷莫见笑。

  私以为,道,虚无缥缈切实存在,道隐而无名。

  道生万物,而弗有,德育万物,而弗恃。世事无绝对,祸兮福所倚,月满则亏物极则反,万物变化惟道是从。

  是故吾以为道之所在,乃顺应自然,不强求不干预,利而不害,援而不争,去奢求简,存朴求真,补缺辅亏,修厚德,成海纳百川之大容。

  天地之所以亘古永存,是以其不自生故能长久。尊道贵德,身虽死而神不灭,圣人也。

  修道之人好清静无为,少私寡欲,唯求长生久视,天人合一。吾亦为此上下求索。”

  一席话讲完,文无隅咽了咽口水,

  一旁渊澄悠悠说道,

  “听你这么说,道存乎万物,居微见大,以其不自私而不灭。其实大道至简,道理人人都懂。我算明白,你就是个假道士,做不成圣人,光少私寡欲这点,你就做不到。”

  “王爷说的在理。尘世纷乱,大道宽广,而众人却好捷径走邪路不守常道,吾身在俗世,亦不能做到高洁无争。老子也说了,其言易知易行,天下却莫能知莫能行。”

  渊澄迎风笑起,“所以你并不为自己是个出家人却恋财纵欲而感到惭愧不安。”

  文无隅低头笑了笑,算是默认。

  渊澄凝视着他,一时间明眸里风云变幻阴晴难测,

  “天色不早了,跟紧。”

  说罢他扬鞭打马,闪电般飞窜出。

  文无隅又愣了愣,抬眼只见一个背影,绮罗风中狂舞。

  第9章

  此一方残垣断壁,杂草乱生的荒凉地,死人墓意外地齐整,错落有致。

  墓碑千奇百状,像是路边随手捡的石块,往坟头潦草一扔。临近的墓碑并无刻字,稍远的亦只有寥寥几笔。

  墓碑经风雨侵蚀,渍迹斑驳。漆描的碑文模糊不清,幽绿的青苔下隐约能辨认出几个字眼。

  天雨欲来的阴沉,森森肃杀之气笼罩墓地。

  文无隅呆站一旁,难发一言,只觉周遭压抑得气息沉重。

  渊澄走到最近一桩坟前,坟头石块看起来还很新,

  “这底下埋的前晌那厮,他曾试图在我的膳食中做手脚。”

  “王爷仁慈。”

  确实,还给要杀自己的人收尸敛葬。

  渊澄低哼一声,“仁慈?我十五岁开始杀人,死在我手里的人,这片墓地远远不够埋。”

  文无隅默了一会儿,问道,“王爷与他们,有血海深仇?”

  渊澄嘴角一弯,放眼环视,“大部分无冤无仇。”

  文无隅奇怪问道,“那为何…”

  渊澄伸手勾住他的肩,把人往墓地深处带,“改朝换代,得有人当刽子手。我便是那把杀人不见血的屠刀。”

  他抬起手,食指朝文无隅喉间轻轻划一道。

  微凉的指尖像剑刃。

  “抄家,下狱,问斩,世上想杀我的人和我杀的人,一样多。”

  文无隅不偏不躲,奉上一个善意的浅笑,“原来王爷也有不得已的苦衷。无上天尊…”

  听得后四个念字,渊澄笑出声,

  “我这种人,死后必是堕入无间地狱。谈不上苦不苦衷,反倒是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