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渊点头,把空碗举起:“再来一碗加蜂蜜的白粥。”
自从小时候得了次重病,他便很难吃出味道来。
刚才第一口粥进口的时候,他便感觉到了与以往的不同。
一股清甜从舌尖泛向心头。
十几年来,他第一次尝到甜味。
——他的味觉,居然恢复了。
——你还有什么心愿?
“……我一直想吃点甜的,但我吃不出甜味儿。”
——那好,我附送你一根好舌头好了。
“……呵,好,多谢你。”
他当时只是怀着开玩笑的心态在回应,完全没有当真。
但此刻……
刘副官走后,文渊讨来一面镜子,对着镜子张开嘴,看到了自己的舌头。
与以往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
但将舌头抬起后,他眼尖地看到舌根底部,有一排细细的针脚,上面有极细的透明缝线。
抿起嘴,沁出一身薄汗:怎么会愈合得这样快……?
第95章 匣子
陆一鸣这一晚并不打算回家。
不知为什么, 那座住了小半辈子的宅子,近来总让他气闷心慌。
有时候, 他甚至觉得自己像一名囚徒坐在牢笼之中。
只有时常出来透透气, 他才能获得些许轻松。
书妖给他说了十来个故事, 是就连小时候读过的一铜元一本的小人书都不写的陈词滥调,全都无聊乏味得要命, 他实在听不下去, 便叫它收声。
书妖高兴地闭了嘴。
河岸一下子安静下来。
脚边的鱼竿总也没有动静。
陆一鸣无聊地拨弄着竿子,一阵烦乱。
前方传来哗哗的水声。
是船桨拨开水波的声响。
一艘小船正慢慢靠岸。
陆一鸣听得一愣:这个点儿,夜也快深了, 怎么还有船?
暗暗收回鱼竿, 起身坐起来。
迟疑间,船上有人悠悠扬声道:“客人, 要不要游河?”
这声音,淳厚,温雅。
好像在哪里听过?
陆一鸣捏紧了自己手里的竿子,眉心微微皱起。
那人不紧不慢地又说道:“十块铜元带你走一宿,可奠故友, 可酹江月。”
听到那句“可奠故友”,陆一鸣额前已是一层薄汗, 暗自咬牙,沉声道:“好。”
那人下了船,上岸牵起陆一鸣的手,把他一步一步带到船上。
船不大, 一转身就能进到舱里。
陆一鸣刚刚在船舱坐稳,桨声便重新响了起来,小船轻轻荡起离开岸边。
河面上的清风徐徐而来,暮春荷叶的清香趁机窜入。
“好久不见啊,一鸣。”船离岸边远了,那人才温声说道。
陆一鸣低低地应了一声:“嗯。”
“自从上次一别,转眼已过去大半个月了。”陈谨之轻轻地叹着气,“最近状况不太好,没机会出来。今晚月光甚好,我才能出来转转。”
是一号,还是三号?
陆一鸣光听声音,并不能区分。
毕竟成年后,他和真正的陈谨之的接触次数屈指可数。
那几个陈谨之的声线几乎相近。
依据这行事做风,应该是三号吧。
如果是三号……那他怎么也知道那件事?
“你怎么来了?”他问。
那人淡淡说道:“今天是林生的忌日。”
……林生。
陆一鸣心头猛地一跳,抬起头,身后冷汗涔涔。
自打上次,陆一鸣已经认定了一号才是真正的陈谨之,因为他知道孟林生的事。
可是,怎么这一个也知道?
这件事,照理没有其它外人知道。
就连孟林生的父亲,也只以为是林生自己从哪里捡了只妖物,才遭遇不测。
难道眼前的这一个,是一号?
“你……”
陈谨之笑了一声,声音陡然靠近:“林生的事,……你后悔了?”
陆一鸣稍垂下头,沉默不语。
“算了,不说这些不开心的事啦。”陈谨之递给他一杯空杯,然后给他添上了半杯酒,“我们老朋友见面,理应谈些开心的事才对。”
“……我们之间,这些年难道还有什么开心的事?”陆一鸣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也不再像往常那样若无其事地假笑,难得地直抒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