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从入门到放弃_作者:李传言(114)

  “哦?那周天师,您觉得哪位皇子有陛下当年的气魄呢?”

  周诣非常微妙地笑着:“陛下也还年轻呢。”

  四宝公公虚了虚眼。

  周诣这态度,让他揣测不出对方究竟,站队了哪位皇子。

  太子承惠西征蛮族,因此东宫空了出来,其间仅有几个负责打扫内务的太监往来,看上去颇为清冷。

  不多时,两人便到了后殿。

  四宝公公虽是老皇帝面前的红人,但身份有别,不方便进入后殿面见圣上,朝周诣行了一礼后,便退了下去,让周诣一人在服侍老皇帝的宫女的带领下,踏入了后殿里。

  只是。

  走进后殿,周诣有些错愕地睁大了眼睛,但片刻后,他又迅速冷静了下来,面容恢复了之前的冷静淡定。

  老皇帝正端坐在案台前批阅大臣呈报的奏折,而他的身旁,还站着一位年岁比周诣稍小一些的青年,对方手中拿着墨条,正在磨墨。

  他面容英俊,和老皇帝有五分相似,身着一身杏黄色蟒袍,乃是一位皇子。

  周诣拱礼,毕恭毕敬道:“下臣周渐远参见陛下。”

  他作为一朝国师,身份地位斐然,在朝中的地位相当于异姓王爷,因此只用向皇帝请安,不必特意跪拜皇子。

  “爱卿免礼,”老皇帝年近五十,但仍旧龙马精神,“不知明日天气如何?”

  身为玄术师,周诣除了观星占相之外,也依靠着玄派的山术与医术,担任不少特殊职位。治水平乱,预测天时,都算在他的工作范畴里,换用现代的说法,就是高科人才。

  玄术与科学,其实同出一源。

  “回陛下,现下的风象不好,下臣才疏学浅,不及师尊,一时没能占出来,只能待晚些时候再观测一二,”周诣道,“望陛下恕罪。”

  “无事,”老皇帝轻笑,放下了手中的狼毫,让侯在一旁的那位停下动作,“说起来,爱卿应该还未见过朕的三皇子吧,承安,来见见周天师。”

  对方谨慎地抬头,慎重地看了一眼周诣。

  “见过周天师。”他行礼道。

  周诣连忙拱手:“承安殿下真是折煞区区了。”

  一番客套地寒暄之后,周诣虽然面上一片清冷,但心中却沉重了三分。

  他记得,这位三皇子承安可不曾像那部胡乱篡改历史的古偶里写的一样,是只藏巧于拙的黄雀。

  三皇子因为天资愚笨,且常年流连于声色场所,并不被太子承惠,乃至其他妄图夺嫡的皇子重视,在历史上,也未曾留下什么篇章功过。

  周诣从后世的记载里获知,这位三皇子唯一做过的一件惊天大事,就是在太子承惠逼宫,将老皇帝赶下台之时,带着手下隐藏的无数精兵猛将,以及边疆的虎符,投奔了太子承惠。

  并且,对方在那日的逼宫之中,亲自暗杀了老皇帝,接着一把火烧毁了老皇帝的寝宫,弑父之后死在了火场里。

  有野史谣传,这位三皇子,其实并非老皇帝的亲子,而是其母妃与意中人的骨肉,为了报复老皇帝,才帮助了太子承惠,并在复仇之后自殉而死。

  可现在……

  虽然对方的眼神里有些刻意地游移与躲闪,但那暗藏着的占有欲,却是周诣无法忽视的。

  这眼神,周诣只在太子承惠,以及那日锦山门之中,被邪秽上身,疑似觉醒了前世记忆的谢千仇身上见到过。

  三皇子在老皇帝看不到的地方,忽然对着周诣勾了勾唇角。

  周诣假装没看见,但心中沉重万分。

  谢千仇、太子承惠、三皇子……他们究竟是什么关系?

  他心里一紧,一个荒谬的念头突然浮出了脑海。

  在后世的记载里,三皇子为什么会无缘无故,突然投靠了太子承惠?

  也许……三皇子早就被人取而代之了。

  而顶替他的人……

  就是太子!

  玄派有特殊的易容手段,当初在追查冥婚队之事,周诣第一次和叶晴空打交道时,对方就是用了障眼符箓伪装成了铭天的模样。承惠作为太子,自然手底下有着无数能人异士,有玄派中人投靠他并不奇怪。

  “陛下,下臣有个不情之请。”周诣忽然道。

  老皇帝似乎心情不错,西蛮那边传来捷报,虽然还有一小股乱民流窜,但大体的局势已经稳住了:“哦?爱卿但说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