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措在何处?”
承贵看了晏适容一眼,叹了口气:“薛指挥使已被革职,囚在无生牢里了。”
晏适容脑海一片空白,顾不上许多,忙推动车轮道:“我要去找他!”
眼见晏适容要从轮椅上挣扎着起开,承贵忙把他按下,“爷,您可去不得啊。”
“为何?”
承贵支吾着不敢作答,可一窥晏适容脸色便只好如实道:“薛指挥使力主削藩,皇上应允。哪知众藩王联手叛乱,提出要清君侧,朝臣都联名参他暴虐无道,残杀忠良……现下朝里朝外都盼着皇上将薛指挥使处死啊!”
晏适容面色惨白,身子像失了重心一般重重地靠在椅背上。
这是晏清的计。
威逼薛措上疏削藩,然而藩王根基盘踞,他早知此时削藩定然不会成功,但此番能探探他们的虚实。
这样的事总要有人来做,薛措就是晏清的一把刀。
薛措不仅仅只是提议,他还部署兵防,本以为不日便可与之一战,哪知这不过是晏清的一块试金石。此番削藩失败,藩王们士气高涨,便会少了许多提防,以为庙堂的不过是无用的草包,下次再削时他们不过以为是故技重施,想再以清君侧逼迫,不过届时晏清羽翼丰满,不再将那些藩王放在眼里,平藩不过易如反掌。
而藩王们一时也不知京中兵力几何,所谓清君侧不过是咽不下一口气,欲杀杀朝廷的威风。他们笃定的是晏清会将薛措处死,如此便可视为皇上对他们的妥协。
偏生满朝看不透其中缘由,竟无人为薛措说话,帮着藩王弹劾他。
本身薛措一人不至于犯众怒,但他是佐政司指挥使。佐政司被太祖皇帝建立至今掀起无数腥风血雨,而他薛措在众人眼中便是腥风血雨的始作俑者。
不应旁的,只因他是佐政司指挥使,是满朝闻风丧胆的机构头领。
所以他,只能死。
晏适容的手重重锤向轮椅上的梨木搭手,闷响一声,可他却奈何不得。
他不知晏清为何对薛措有如此深的仇恨,明明是提携重用他的,可一转眼却将他推下泥潭,推入火坑,送他去死。
这次中毒后虽然双足行动不便,但胸却不似先前那么闷得慌,大抵是因为晏清派人给他救治了一番。不让他死,说明留着他还另有用处。
只是晏适容不知道自己到底还能活多长时间。
许久以前回春神医便叮嘱过,不可离药太久。他的药是他的续命丸,这些年在回春神医的精心调理之下,再吃上一年半载的药便快痊愈了。即便身子底子差了些,但那也好过被病痛折磨痛不欲生。
然而回春落于晏清之手已然凶多吉少,他留下的药丸也只怕所剩无几,晏清不会那么轻易就给他的。何况他也不知这几近一年的耽搁,回春的药对他还有没有效果。已经毒发四次,他的毒已侵入体脉,不知下次闭眼之时还能不能再睁开。
正想着,晏清推门进来。
宫中烧起了暖炭,满室暖和。只是他这一进来,撩起厚重的毛皮帐子,北风狠命地往里头钻,这才知道外头有多冷。
晏清饮下宫人端来的一盅热茶,暖气烫过胃,这才将外头的寒气稍稍驱了驱。晏清一脸温和地看着晏适容道:“只怕要落雪了,椒房宫还像先前一样暖和。”
这说的是他们小时候的事。
因的晏清与濯灵亲生母后薨逝,他们俩便一同被送到德明皇后的宫中养着。
皇上对发妻并没有多少怜爱,反倒是深宠德明皇后,做了一对贤伉俪。
德明皇后原本不住在这,因她畏寒,皇上便在此为她仿汉代椒房殿修了一座更为广袤华丽的温室殿,冬暖夏凉,众嫔妃艳羡非常。
椒房宫四季如春,后院植着德明皇后最爱的桃树。每年桃花发第一枝时,一准儿是落到椒房宫中,德明皇后就带着三个孩子祈保将来的桃花运道昌旺。
这三个孩子分别是濯灵,晏清和薛措。
至于晏适容……她不做打算。
德明皇后看着他精致出挑的眉眼,只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儿郎,将来莫仗着身份做些鸡鸣狗盗之事,学前教育抓得严严实实。
每年冬天,她便将椒房宫里里外外处处打点妥当,明明已经够暖和的宫殿,她尤嫌不够似的,生怕孩子受凉,火盆暖炉放得严严紧紧。谁若在她面前打一个喷嚏,那之后三日都要被她捏着鼻子灌暖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