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的时候挖鱼塘请人,老李叔和田大壮都过来了,鱼塘挖好了,可是这鱼塘的看护和喂养也是需要人手的,莫南槿也只是会些理论的功夫,具体要做起来却是不行的,小莫和明庭更是没有接触过了,南山镇上没有养鱼塘的,当时莫南槿想的就是到邻近的镇上请人的。没想到老李叔自己上门来了,说以前在自己家乡的时候,帮别人看过鱼塘的。莫南槿大略的问了几个问题,见老李叔答得很有条理,便知道他是真的做过的,而且脑子很清楚,有自己的想法,人也还实在,便答应了下来。
这两年的鱼塘都是在老李叔在打理,桑树植好后,养蚕的事情又交给了李素素,后来一家索性在鱼塘边盖了两间小房子,开火做饭,日子就这么过下来了,平日里李叔打理鱼塘,素素在家养蚕,做饭,收拾家务,大壮平时出去帮工,有时也帮着晚上巡视鱼塘,农忙季节到莫家帮忙收割,捕鱼季节就留在水塘帮忙。
“前些日子,一直忙着地里的活,也没有得空过来看看,今天得了闲,过来看看,这边没有什么事吧?”莫南槿笑笑,回答他的问题。
“没什么事,这些日子天气转暖了,鱼儿也活泛了,吃的也多。”
“那就好。”
“东家,屋里去坐坐吧。”
“好。”老李叔在前面,莫南槿跟在后面,边说边向小院走去。
还没到院门口,就听李叔喊道:“素素,快出来,东家过来了。”
话音刚落,就见一年轻的女子,从房间里闪了出来,算不上漂亮,梳着已婚的发髻,上身杏黄色的夹衣,下身着红色襦裙,打了几个补丁,难得竟是整洁干净。
“什么风把我们的东家吹来了?快请屋里坐。”李素素爽朗的笑着招呼众人进屋。乡下地方礼数也少,男女有别的大妨虽然有,当毕竟没有大地方人的讲究,只要有家人的陪同,男女同屋倒也没有什么忌讳。
“每次见到素素,倒是都很有精神。”莫南槿随她进屋。
“穷苦出身,每天就想着居家过日子,大字不识一个,当然不能和大家的千金小姐一样每天吟诗颂词,伤春悲秋。我是想享那个福,可没那个命。”素素边说边麻利沏水倒茶。
“素素,这话前面说得倒是在理。那些小姐不一定过的有你这样自由自在”
“东家说的对极了,我以前在大户人家帮佣,那些小姐药要针织刺绣,女工活样样都得会,为将来在夫家受待见,还得有拿手菜,不认字不行,夫家认为没教养,太有才气也不行,夫家认为没妇德,规矩还有一大筐,嫡出的小姐还好,庶出的在家受欺负不说,出嫁也只能给人做小妾,一辈子俯小坐低的命。”
素素利落的斟好茶先递给莫南槿一杯,说“东家,别嫌弃,这是我用春季里鲜嫩的竹叶自己焙制的,您就当尝鲜。”
茶水入口,有点涩,细品,真有一股竹子的清香在里面。
接着又给明庭斟了一杯递给他。明庭道了一声谢也没说什么,素素向来知道明庭的话不多,也不在意,说实话,认识明庭两年多了,见面一不下数十次,但听到明庭的话大概还不到十句,这其中大多也是对着东家说的。
“东家,今年的鱼我看不错啊,收成肯定会好。”老李叔自己点了一袋旱烟,接着说“我看,再过个把月就该种藕了。”
“恩,你和大壮看着弄吧,这个我不是很在行。”
“东家书读得多,学问大着呢,都是东家安排妥当了,我们就是出把力气就是了,你看,这鱼塘,我养了半辈子鱼,就没见过这么养鱼的,不用粮食做鱼食,就用些养蚕剩下的蚕茧蚕沙,还在一个水塘里养了这么多种鱼,一个顶别家几个水塘用的。”老李叔想当初在这做工第一次见到这东家的时候,真不像是种地养鱼的。
当时他毛遂自荐到莫家也是看到了这一点,他原想以自己的经验,足可以接下来这活计的。没成想,活计是接下来了,东家那些想法确实闻所未闻,他本来可是极为不赞成的,喂鱼不用粮食,鱼料,还撒那么多种鱼苗,一开始的时候他是以为这个东家什么都不懂,就知道节省粮食,贪多才撒那么多的鱼苗,劝解了几次也没用,就只好听之任之了。心想,等东家栽了跟头就知道经验的重要了。没成想后来真的成了,用蚕沙蚕茧喂的鱼,捕捞的时候,个个是肥大鲜活。他这辈子算是服了这个东家了。两年相处下来,待人也一直是平静和气,文雅守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