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早春的清晨,一家人说说笑笑,早饭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家里人口不是很多,大家都是在一张桌子上吃,席间说笑两句,没有什么“食不言”的规矩.
前院里中了两个桃树,这个时节桃花都开了,桃红粉白的开的很绚烂,风吹过,有几片带着满满的水汽落到饭厅里来了,扑面而来的还有淡淡的泥土香。
莫南槿突然感觉有东西蹭到脚边,低头一看,大小毛头不知道一大早跑去什么地方了,一身光滑的黑毛被雨水打湿不少,服帖在身上,两个小家伙抬着头,睁着圆乎乎的眼睛讨好无辜的看着他,尾巴摇得那叫一个欢。大小毛头是他养的两只小狗,全身都是缎子般光滑的黑毛,只有四只爪子金黄色的,大毛头眼睛是琥珀色的,小毛头的眼睛是漠蓝的,已经养了很多年,也没有见长大多少,还没有他的手臂长,调皮捣蛋倒是一等一的。两只经常合伙出去打架,这附近的狗现在见到他们俩,老远就学会绕道走了。小莫把加了肉汤的饭端出来,两只乖乖的跟着小莫到角落享用他们的早饭去了。
第2章 忙碌一天
今天下雨,田里的农活没法做了,早饭过后莫南槿和小莫,明庭决定去收拾一下仓库,渔阳带着三个孩子到偏厅的书房去练字,明月收拾了碗筷,就去后院喂鸡去了,家里养的鸡并不多,总共就十几只,每天能捡七八个鸡蛋,家里自己吃很够了,后院挨着围墙的地方搭了一个小鸡棚字,茅草作顶,围了两尺高的竹篱笆。
去年风调雨顺,家里的收成还不错,水稻收了两季,小麦和玉米各一季,库房边角搭了小支架,放了几袋子花生,红枣,栗子和瓜子,红枣是地头上的自家的枣树结的,过年的时候渔阳蒸了米糕和枣馒头;花生和瓜子新年也炒了不少。留下的这些一部分是选的又大又饱满的好颗粒,留下做今年的种子的。
几个缸里是去年冬天腌制的咸菜,最大的一缸是胚蓝,一缸是用小萝卜切成段和豇豆,辣椒一起腌制的,鲜辣脆香。还有一缸是用笋丝和雪菜一起腌制的,很爽口。还有两个坛子里面分别是海鲜酱和肉酱,据说是小莫家的独家秘方,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过每年小莫都制两坛,炒菜加点就极香,省着点能吃过小半个秋天。
窗边放着腊鱼,腊肉,腊肠,已经腌制晒好的梅干菜,编好的蒜头,成串的红辣椒,已经脱水的雪里蕻和豇豆。去年酿的樱桃酒和米酒还剩下几坛,都密封了放在墙角。囤下的蔬菜都在库房地下的地窖里,地窖里很阴凉,圆白菜和葱保存的很好,萝卜和姜埋在沙土里也很新鲜,翻了一下角落里的土豆,有不少已经发芽了,不能吃了,小莫都捡出来,每个小芽切成一块,埋进潮湿的沙土中催芽,天气渐渐的转暖,前些天已经把地都深翻并追肥了,等雨停了就该播种了。
他们在家里找了几个盆子,装上温水,分别装上葫芦,苦瓜,冬瓜的种子进行浸种,这些蔬菜的种子壳比较坚硬,为了保证出芽率,浸种要一天一夜的时间,番茄和辣椒的种子也要稍微浸一下,准备育苗。
说起番茄还有一段小的故事,从家里的后院出去,穿过一片不大的竹林就到南山了,莫家刚搬来的第一年的时候莫南槿经常带着背篓进山去,因为是云岭的余脉了,山势不陡峭高大,也就没有所谓的深山密林了,虽然这样说,有些林深的地方除了当地熟悉地形的猎人还是没人敢进去的,他平常也是在森林边缘走走,来南山镇的时候已经入秋了,那时候山上野生的果子很多,大多较酸涩,很少有人采摘,但有一种当地人叫苺子的小果子,酸酸甜甜的很可口,那几颗番茄就是在在采苺子的时无意间找到的,在他以前的记忆中,番茄是从北美洲传过来的,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倒是一个意外,后来知道这个东西在这个世界是一直都有的,只不过不是用来吃的,只是栽培好了,作为观赏性的盆景而已。
忙起来时间过得真快,很快中午就到了,景止和行止已经几次跑过问今天中午要吃什么了,闲来无事,莫南槿决定今天中午亲自下厨,刚说出他的决定,就换来他们几个的欢呼,就连一向稳重的明庭嘴角都翘出了笑意。
大概想了一下菜谱,做一个酸菜鱼,白菜卷,腊肉小炒,酸辣土豆丝,糖醋小排,想起今早小莫挖的荠菜,再来一个荠菜汤就好了。然后分工,明庭去水塘捞条草鱼,准备做酸菜鱼,从库房里拿了白菜,肉和土豆,小莫过来打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