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溪十二里之南柯巷_作者:焱蕖(6)

2018-07-31 焱蕖

  “随意?笑话!下药最是讲究‘对症’二字,入对了去处,才得以药到病除,臂痛说着简单,细究起来还能分出十几种来——你以为敷衍了事是我谢皖回的作风?”他不过一句,已被谢皖回劈脸顶了三四句,不想最末那句才是真正惊了陈焉的话,“一两银子一贴的膏药,怎能随便拣一个用?”

  “一两银子一贴?”陈焉失口反问。足足抵得他六、七日的租金。

  谢皖回见他惊诧,蹙眉剜了他一眼,不以为然地一字一句说:“怎么,我这药贴虽然价格贵了,里头下的功夫却足,值得这个数,我并不赚你什么。市坊里有江湖郎中,卖的那什么乱七八糟的膏药,何曾比得过这个!那些半调子我早见过,偷工减料,配制粗糙,最多可暂时缓解痛意,却不能治本。尽管价钱只需百文,可病人至少要买十几贴,才得痊愈。这样算起来根本不止一两银子。”

  陈焉怔怔听完他的话。虽然意思他全明白,可拮据的现状却是难住了他。

  他不是擅长经商兜售之人,一个木器铺面也是毫不张扬,极为低调,刚起步的店,挣不了多少钱。一个月下来,除去进货成本,减下日常开销,不过勉勉强强凑够五两。

  陈焉缄默不语,左手黯然在靠近右肩的地方略一碰触,落了下去。

  他的手已分文不值,何况一两白银。

  “多谢大夫相告,药贴之事,还容在下先考虑一会……”他强忍伤口钝痛,轻轻朝谢皖回一笑,心头却有尴尬,只把眼低了望住鞋尖,顺势低头谢过,转身往回走。

  谢皖回向来眼尖,望见他发鬓上都有了一层细汗,竟已这般疼了,还要考虑,一副直心肠令他忍不住“嗳”地唤了一声,谁知陈焉脚步不停,眼看已到了阶下。谢皖回莫名来了愠意,记得陈焉的手指碰过右肩,料定伤在右臂,霎时追出医馆大门纵步赶上,一出手便抓上陈焉右臂!

  手指准确地逮住了陈焉的衣袂。然而也只有衣袂。

  抓下去之时,五指居然空空往下一陷,只觉掌心一阵凉风窜过,薄薄的细麻布瞬间已攥入手中。五指合拢,唯有一段轻飘飘的衣袖。

  谢皖回的心口似乎也往下一陷,愣了。

  陈焉惊惶失措地回了头。谢皖回睁大眼睛盯着手中绞在一处的空袖子,颤了一下,倏地抬头看他,陈焉瞬间便将他脸上明显的惊讶看得一清二楚。他心愈沉愈深,胸口闷痛。谁愿意靠近一个残疾,沾上晦气。他神情微微苍白,动了动肩头,袖袂上的手纹丝不动。迟疑之间,陈焉怯生生地抬起左手,捻在谢皖回扯住的地方上端,半晌才试着抽了一角出来,见对方犹在怔然,他才慢慢碰上那几根冰凉的指头,极轻极谨慎地掰开,将衣袖从他手中一点点拉回。

  谢皖回的手仍僵在半空中。陈焉不能言语,只深深再朝他低身还礼,有点难堪地捂着断臂之处,默不作声走回自己屋前,眼睛不敢再看依然立在原处的人,悄然掩了门。

  【南柯巷】·三

  立夏过了一月有余,聿京的天渐渐打不着晴字的边儿了。

  雨水如闺阁女儿犯的愁,无端端一场叠着一场,却无半分春日里的温柔缱绻,来去鲁莽。屋檐排开好几茬铜钱大的水花,一响即灭,留白之后皆不见了踪影,平添几许急躁,敲在瓦壳子上密密地叫人心慌。

  陈焉驻在厢房门畔,呆呆望着院子内浮着的一层浅水,心坎似有瓦上雨花,时闪时灭。

  最怕阴湿天气。右臂之患非但不消,反而铁了心要盘根生枝,不分昼夜发作。肩胛下一大片尽是钝痛,痛极而痹,时常做着活儿便惊觉一身冷汗湿透。他只得烧了滚水敷伤祛痛,却也不过权宜之策。

  偏偏祸不单行。

  月初时,他巧遇一名雇船走货的京商。一纸订单份量颇重,四十五套镜匣妆奁,茱萸凤蝶的花样,绾红漆底,月底三十那日于阜苏江上船发货,片刻也迟缓不得。

  这本是桩好买卖,可雨色并不消停,天井积水,他没法在院子里搁置工料,只得挪开地方到屋内做。好容易到了二十五,木奁悉数抛光磨平,他欣喜非常,从一家漆店购来几斤绾红清漆,用心将匣身细细漆了一遍。怎知那漆上了木料,不但泛白失光,且久久不干,更逢连天大雨,他心急如焚地等足五日,仍不见半丝起色,虽曾生起炭火试着烘烤,漆面却又会着色不均,十分难看。交不了货,那京商自然大为恼火,非但拒付工钱,延误送货的损失还要计在陈焉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