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东宫当伴读_作者:晏图(9)

2018-06-20 晏图

  许霁川看着那个小公子,挑衅道:“你敢吗?”

  小公子沉沉的目光扫过他,许霁川竟然感到有压迫感,小公子盯着许霁川的眼睛说:“来吧。”

  小贩摇头晃脑地说:“此生不为草莽,打一句诗。”

  许霁川计上心来有了答案:“我辈岂是蓬蒿人。”

  小贩说:“小公子厉害,答对了。” 谜面意思为:此生绝不做平凡之人,诗句“我辈岂是蓬蒿人”可形象地解释此谜面。

  小贩摸着胡子又道:“古都之首花如锦,打一句诗。”

  月白衣服的小公子沉声答道:“长安回望绣成堆。”

  小贩笑道:“这位小公子也答对了!”古都就是长安,骊山遍植花木如锦绣,诗句“长安回望绣成堆”描写的正是此番景象。

  小贩又说:“最后一题。安息香,打一诗句。”

  只有三个字,许霁川皱着眉头努力思考,安息香促进睡觉,是说睡觉格外安稳,香甜。难道是……他刚要说出想到的那句诗,就听到那小公子说:“春眠不觉晓。”

  不用那商贩宣布,许霁川就知道自己输了,他垂头丧气,沮丧地眼睁睁看着那商贩把灯笼给了小公子。

  小公子拿到灯笼后,随手递给了旁边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厮,说了句:“赏你的。”

  许霁川看着这一幕恨的牙痒痒,虚伪!!明明说是自己喜欢的紧,却原来是用来打赏下人的奖品。

  小厮接过灯笼,一脸崇拜地看着小公子,说:“公子真厉害,谢公子赏赐。”

  许霁川看着那个小厮拿着那个灯笼把玩,握紧了手,没说什么就走了。

  许延川见弟弟不开心,赶紧说:“花奴,要不我给你买个其他的?”

  许霁川说:“大哥,算了,我其他的都不要,就算拿到了那个灯笼我也只能玩这一会子功夫,明天就玩不了了。”

  第二天一早,许家就派人将许霁川送到了东华宫门口,有人领着他到了东宫门口,门口的小公公就进去通报了,这时许霁川注意到旁边有一个和他一样带着一个包袱的小孩,看来应该也是和他一样的伴读。

  许霁川瞬间对这个和他一般大的少年生出了同病相怜的同袍之情,他对着那小孩说:“你也是来东宫做太子伴读的?”

  那小孩站的笔直而恭敬,听到许霁川的话,缓缓说道:“《梁礼》第九十一条规定恭候太子殿下的时候禁止交头接耳。”

  许霁川:“……”得,原来是个臭学究书呆子。

  这时东宫的小黄门过来通报道:“太子在正殿等候两位公子,请随奴才来。”

  两人低着头疾行到了正殿拜见太子殿下。

  “臣,许霁川,参见太子殿下!!!”

  “臣,陆昇,参见太子殿下!!!”

  “免礼了,二位都是父王为孤挑选的益友,以后大家还是要互相学习多多交流才是。”

  于是许霁川谢恩后站了起来,等他抬起头来却傻眼了。

  原来昨天和他抢灯的二百五竟然是……竟然是……太子殿下?!

  第4章 陪太子读书

  太子赵景湛是林皇后的嫡子,也是唯一的孩子。皇后和陛下相识于微时,是陛下少时同村邻居的女儿,算来帝后二人也可称得上是青梅竹马了。

  林月娥十五岁嫁给陛下,成婚后陛下的戎马岁月,皇后林月娥一直相伴左右。

  陛下是重情之人,登基之后第三道圣旨就是将林月娥封为皇后。但遭到了很大阻力,当时梁国门阀之首的两家武家和李家都反对,他们认为林氏侍奉陛下二十年,一无所出,德行有亏,不配封后,但更重要的是林氏布衣之身,身份卑微,一个乡野女子怎能母仪天下?

  为了封林氏为后,陛下将门阀武家当时的族长找了个由头杀了,将武家其他人都流放漠北极寒之地。

  同时下了一道诏书,如果皇后无所出他百年之后将会传位幼弟晋王,他要让天下所有人都看看,除了皇后,后宫不管有没有儿子都一样得不到皇位。

  随后太后发了一道懿旨,称颂林氏淑慎性成,勤勉柔顺,性情温良,克娴内则,是皇后的不二人选,着即册封为皇后!钦此!

  太后懿旨一发,在肃慎和鲜卑打仗的晋王率先上表恭喜林氏为后,晋王的丈人门阀周氏也表示尊林氏为后,武家覆灭后,门阀隐隐以周氏为尊,周氏既然表了态,其他附庸于他的门阀也纷纷附议,被门阀暗称为村妇的林氏就这样成了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