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墨和蓝青便服出来,步行其间,蓝青第一次诳东都夜市,难免新奇,左张右望,却没看见迎面一众僧人。
香墨眼见着几只杨枝洒了水过来,忙伸手一扯蓝青,不想地上已积了尺余厚的雪,人群踩的实了又结成了冰,于是两人“嗳呀”一声,就跌倒在了地上。
终是无法避开的杨枝水夹着疏疏的雪花,冰凉的扑上他们的面。香墨因扯了蓝青一下,因而被压在身下,莲青斗纹锦的于白雪上展开,就似繁华尽处的青莲曼曼绽放。
香墨忍不住笑出了声,一推蓝青:“还不快起来。”
蓝青已经呆住,眼前的香墨仰起头,盏盏灯光熨贴着蜜色的面颊,雪花落在她的发上,似是初开的白梅,单薄只一点点风过,就已吹破消融。
突地,蓝青一个激灵,面颊湿了半边,从额角到下颚滴淌下一长串水珠子。他喘息着仰起脸,对一旁还在洒水的和尚怒道:“喂,别洒了!”
群僧们并不理会,依旧持着杨枝将沙钵里的水四处洒下,行人俱都远远避开,只有香墨在蓝青搀扶下自雪地上站起,又几次险些跌倒,于是无法避开。
“喂,你们还洒!”
香墨扬起眼睫,咫尺间蓝青为了护着她已淋的满身满脸的水,她虽被紧紧搂在他的怀中,可还是有两三滴寒凉的水滴落在颈间,札的人骨头都跟着痛。
“施主,这是佛祖的庇佑,沾了就是了福。”
“放屁!”
雪声,风声,水声,还有僧人低颂佛号的声音和蓝青的怒斥,近在耳畔又恍如隔在彼岸,香墨的眸子里依稀有了一点点水光,她反笑了出来,眉目间嫣然如画:“傻子。”
说完,微微挣开蓝青,自荷包掏出一锭金子放在僧人的沙钵中。
众僧低笑合掌,这才转身去了。
蓝青站在她身畔,脸有些儿红,窘促地道:“倒没想到得这样。”
香墨并不言声,只轻轻地拍着蓝青背上沾的雪,动作轻柔的象是在哄着不懂事的孩子。
转
位于南薰门的相国寺,穹顶与塔檐重叠,极为雄伟。寺内的大殿两廊,皆壁隐楼殿人物,莫非精妙。
相国寺因是皇家供奉,每月只开放五次,每遇斋会,取旨方开三门。所以大殿内更是密密堆堆的就全是人,皆设法进上各色瓜果和红绢扎成的莲花灯,连上柱香都要排上好一阵子。蓝青和香墨身处其中,只觉得好似像两颗豆被扔进了盆内,紧巴巴埋在无数豆子中。
香火鼎盛,浓浓烟雾,仿佛一层厚重的帘幕笼罩下来,泥胎金漆的释迦摩尼佛几乎失去了轮廓,只余下一抹模糊的笑。蓝青跪在佛前,呼吸间过为熏燎的烟火,眼中映着那抹慈悲的笑,忽的觉得心中一空,便转头对跪在身侧,合十双手对佛祷告的香墨问道:“你不跟我走是因为皇帝吗?他……喜欢你是吗?”
香墨默然不语,过了片刻,才说:“现在很喜欢。”
停了片刻,又好像不在意地哂道:“将来也许就不喜欢了。”
说罢,轻轻叹了口气,眼神落在不知名的所在。
而蓝青的脸色渐渐发白。
出了殿门时,只见阶下远远的偏门处,因今日是腊八作浴佛会,送七宝五味的腊八粥与众人,于是人群较之殿内更为堆密。喧嚷人声与粥的香气飘散一处,每盛出一碗腊八粥,僧众们就诵念一声佛号。那声音好似是春日里河面上的冰,细微的慢慢崩裂,最后融化在水中。
得了佛粥的众人,笑起来牙齿倒比檐下琳琅的灯火更加耀目。香墨木然站在阴影里,长长的风卷过画檐的勾角,撕扯着发出尖利的呼啸,拂起了她的披风。
蓝青并没察觉,笑问:“想喝粥?”
香墨用阴沉却镇定的声音道:“回府里什么粥没有,比这怕是更精致上百分。”
但说到后来,人已忍不住恍惚起来:“小时候和燕脂倒是常来,得了粥,她也是笑成那样。她自幼就长得好看,笑得牙齿比雪都白,那时就想,所谓‘贝齿’大抵指的就是她……”
心中倏然剧痛,面上却仍是淡淡的笑着。
灯火如珠,佛号起伏中,唯独她的笑是沉郁的。
转眸时,正对上蓝青波光闪动的湛蓝双目。香墨陡然一惊,随即似是才想起什么似的,笑道:“瞧我这记性,忘记布施了。你等等我,一会儿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