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陈赞许的看着他:“腔调倒是很足的。”
不知等了多久,周箴再掀开锅盖,仔细嗅了嗅,那四方肉在**汤汁中微微颤动,肉皮晶莹,用筷子一戳,竟陷了进去。
“汤汁收得差不多,可这肉似乎炖过了头,太软糯了。”
“我倒觉得无妨,你端过去给那边的师傅尝一尝。”
那大个子厨子蓄着络腮胡子,很是凶恶地瞥了一眼周箴,暂且放下手中菜刀,扫了一眼那炖肉,道:“三七的?四六的猪腿肉才肥而不腻。”
周箴的眼睛一下子变得晶晶亮:“师傅,您尝一口吧。”
大个子嫌弃地又看了周箴一眼:“谁是你师傅?”用筷子戳了一部分炖肉,送入口中。
“……”
“如何?”
大个子道:“太酥。”
周箴一下子有些泄气:“火候的确是过了。”
“咳咳,不过,”大个子又戳了一筷子肉,“这火候配三分肥的肉,倒是刚刚好。”
周箴猛一抬头,冲大个子一抱拳:“往后但请师傅赐教!”
掌柜的听完老陈的叙述,“呵呵”笑着对周箴道:“蛮好,那厨子可是我鲜味轩的招牌,明日过来就上灶吧。”
老陈与周箴出了鲜味轩,远远的就看见席香在街边茶摊子旁挥手。
走近了。席香问:“怎么样?”
“行了。”
席香很是高兴:“想不到箴哥哥一副公子哥儿的模样,真是厨子!”
一声“箴哥哥”喊得周箴脸皮一紧,只好哈哈笑。
鲜味轩掌柜早已在苏州城寻了处僻静的宅子,三人过去好一番打理,收拾妥当时,已是正午。
带了点碎钱,三人在巷子口一处馄饨摊子前坐下。
二月的风饶是在苏州城,也吹得人心口发冷。
馄饨上桌,带着腾腾的热气。席香拿起筷子,还未开吃,忽的一滴泪落下来,“啪嗒”一声打在油腻的木桌上。
周箴问:“怎么了?”
从得知哥哥死讯直到抵达苏州城,一个月的舟车劳顿,都未见席香落一滴泪。
现下安稳的坐在木桌上,席香的眼泪却收不住。
老陈似是想到了什么,也很是动容。
一时间,竟无人动筷。
周箴把馄饨戳起来送进嘴里。
不管怎么样,眼下的日子,总还往希望奔去。
忽然一皱眉头。
唔,这馄饨有些咸了。
☆、第二章
自打鲜味轩来了个小厨子,似乎比往常热闹了许多。
后院的厨房重地。
“这个,切丁。”
“牛肉片好后腌着。”
“丝不够细,重新切。”
周箴手中菜刀不敢停。本以为来到鲜味轩就能像以前一样,整日都能做菜,却不想连锅铲都没碰过。大个子庞有余,也就是周箴拜的师傅,似乎只让小徒弟打打下手。老陈听周箴说了,只是微微笑着:“你从前在王府十二岁便上灶,基本功不扎实,练练无妨,我看你师傅有两把铲子。”
老陈来了苏州,并非整日在鲜味轩做事,有时会整日不见人,颇有些神秘。
“我的丝呢!”
庞有余一声怒吼震醒神游的周箴。
周箴递上板上三丝——笋丝肉丝萝卜丝。庞有余却叫他留下。
“虽然是炒菜,但炒法不同,味道也会不同。”
周箴认真看着。
洗菜的李婶打趣道:“老庞呀,你这算是后继有人了!”
庞有余躲在大胡子里偷偷笑。
另一边。
刘胜,鲜味轩大掌柜,看到老陈匆匆而来,把他拉到一边,低声询问:“如何?”
老陈皱眉:“大理寺根本没审,赶尽杀绝。”
“如此猴急,的确蹊跷。对了,有一事,我不知该不该问,你那侄子……”
“如何?”
刘胜摸着嘴唇上两撇小胡子:“他姓周啊。”
老陈道:“王爷赏识,赐个姓罢了。”
“长得倒很白净,不大像粗使伙计,字也认得不少。”
老陈淡淡地说:“皮相,乃是父母所给,正所谓天生丽质难自弃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