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春入旧年_作者:溯松(38)

2018-04-11 溯松

  “大概因为这雨下得十分恼人。”

  “你不愿坐着喝茶谈心,下次我们便不来了。”

  “你同主持谈得来,是缘分,怎么能因为我就不来了?我在这看景,也并不无聊。谈天说地谈古论今,你本该就是这个样子。”

  罗悬笑:“同伯九喝喝小酒才是我罗悬此生乐事。”

  伯九心又莫名一慌。罗悬把脸凑近他:“若伯九再唱上两句,那便无上仙境,难以捉摸的美妙了。”

  伯九瞪:“我怎不知你竟如此放浪?”

  罗悬笑:“伯九不晓得的事情还很多,往后还要慢慢了解。”

  ☆、第二十四章

  转眼便是八月十五,中秋了。

  城东罗府办了家宴。罗珺婉嫁了人,自然是随夫家过。家中亲眷也都在苏州,于是罗府竟只有罗赫夫妇俩和罗悬伯九。伯九想起了席香,这丫头至今都没来过一封信。又转念一想,不来信也好,表明徐府日子舒坦,没有什么好挂念的,也就放心了。

  伯九本来不大会做月饼,倒是跟江春楼的阿苗的娘亲学的。平民百姓的月饼朴实,伯九怕罗府是富贵之家不喜欢,便提前刻印了模具,在上头刻出些别致的花纹,第一次做出来时,江春楼的众人都夸精致。

  只带糕点伯九也觉得不大像样,又拎了坛子酒。

  赴宴时,罗赫让家丁把东西拿下去,只道:“都是一家人,带这些东西显得生分了。”

  一家人?

  伯九嘴角微掀。这罗悬二哥说话倒很客气。

  罗赫的夫人沈氏是个温婉的女子,同罗赫看上去很般配,像是一对璧人。

  罗悬同伯九耳语:“我二哥同我嫂嫂感情甚笃。”

  伯九点头。的确,很是难得。

  喝了会儿酒,伯九同罗悬道:“你二哥原来是做大官的,居然还让你进了牢里?”

  “这事复杂,你不用多想。”

  沈氏笑道:“江春楼的糕点颇合我心意,自打开张,我就再没有吃过别家的。”

  伯九对这罗夫人很有好感,道:“夫人喜欢就好。”

  沈氏道:“叫夫人太生分了,不如同悬儿一样,唤我一声嫂嫂。”

  伯九讶然。

  沈氏催促:“唤一声听听,往后我叫人去江春楼买糕点,便能便宜些了。”说完和罗赫相视一笑。

  “嗯……嫂嫂。”

  罗悬只顾吃菜,静静的看自己的兄嫂诳他。

  为了不让伯九太过沉默,罗赫夫妇尽量挑罗悬小时候的事情讲。原来沈氏与罗赫乃是青梅竹马,从小便有了约的。沈氏对罗府也很了解。

  “我公公最喜欢的便是悬儿,都是因了他娘亲的缘故。”

  伯九对罗悬母亲有个模糊记忆,便是她生下罗悬,二十几就去了。

  提到早逝的母亲,罗悬并不特别悲痛,只是沉默了。

  “因为大家的娘亲都在,就变着法疼爱悬儿,但悬儿从小性子就闷,长大些了才同我们说说话,你看,如今话也是不多的。”沈氏道。

  伯九点头,居然同情的看了看罗悬。

  罗悬咳了一下,道:“一直只晓得你有个妹妹,还不知道你双亲如何?”

  伯九举着的筷子慢慢放下:“我双亲从我记事起便不在了的。”不知晓时有个父亲健在,知晓时连父亲都不在了。

  “……那为何还有个妹妹。”

  “并非亲生。”

  沈氏看话题变得沉重,道:“伯九妹妹芳龄几何?可曾许配人家?”

  伯九道:“说来也巧!小妹今春才许配了人家,和罗府有点关系。”

  罗赫接口:“这我晓得,上次家中来信,说是苏州的徐家娶了个京城的媳妇。”

  沈氏恍然大悟的神情:“那么便恰好是四夫人的母家了?”她看看罗悬,再看看伯九,叹道:“这缘分,真是天注定的。”

  菜肴将尽,酒也喝得差不多了。既然是中秋,少不了要赏月。只是沈氏忽然有些头痛,罗赫便扶了夫人进房中休息。

  伯九道:“要不我们走吧。”

  罗悬道:“我二哥府中有一个池子挺大。今日中秋,不可不赏月,不如去那池子边喝酒。”

  伯九想起罗悬那日在山上的话,不知为什么有些脸红,幸好入夜了,月光虽亮,倒也看不见他面红耳赤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