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幕戏_作者:路停雪(16)

2018-03-26 路停雪

  苏宛也回了一笑,清清淡淡,柏岳立刻就不敢继续了,苦笑着喝了一口酒才道:“你可真是,自那年的事后,越发的像那个人了……有时候我都在想,你是不是被人夺了舍,当年那个跟在我后面闹,还一口一个柏岳哥哥的人,到底跑到哪里去了。”

  苏宛也喝了一口酒,道:“人总是要长大的。”

  柏岳道:“有时候,我真宁可什么都像从前那样,你也是,他们也是,陛下……”

  “慎言。”苏宛出言喝止,“嫌自己命长了?还敢妄议陛下?”

  柏岳叹了口气,夹了一筷子菜,道:“这般好吃的东西,要好长一阵吃不到了。”

  苏宛被他这个痞样逗笑,道:“且放心,短不了你们的粮草。”

  “有你这个兵部尚书的一句话,我便放心了。”柏岳眨眨眼,笑得灿烂。

  “原来之前说了那么多,竟都是在这里等着我呢。”苏宛也笑出声来,“亏你当时上表主动请缨时还那般豪情,整个朝堂侧目,就连陛下都忍不住给你写了幅字……”苏宛越想越是笑得开心,连带着脸上都泛起红色。

  柏岳像是应和他一般也笑了笑,眼神却始终停在他身上,没移开。

  苏宛被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连连咳了几下才又摆出之前那副沉稳清隽的样子,道:“总之,你自己多保重。”

  柏岳道:“我晓得的。”

  两人无言对坐半晌,柏岳才道:“苏苏,京中之事,你也……多小心。”

  苏宛叹了口气。

  柏岳看着,就忍不住伸手过来,同苏宛的手在桌上交叠。他明显感觉到自己掌心中对方手冰凉的触感,感受到苏宛微微颤抖了一下,终究没有抽回去。

  柏岳往前凑了一点,看进苏宛的眼睛里,道:“你多少,也为自己谋划一下,留条退路的好。”

  苏宛微微侧过头,道:“我晓得了。”

  柏岳收回手,道:“你若是真晓得,便好了。”

  苏宛一笑,道:“劝君更尽一杯酒。”

  柏岳一仰头饮下:“一片冰心在玉壶。”

  二人举着酒杯,齐齐一愣,才一起笑出声来。

  虽然说得轻巧,两人心里都清楚,此时战事紧张到了什么程度。

  就连第二天,全军出征时,一向病体沉重的泰和帝都亲自来给将士们送行。

  旌旗招展,鼓声震天,三千铁甲枪林在阳光下散发着不可逼视的寒光,柏岳站在高台之下,白马,银甲,端的是少年英雄,国士无双。

  他端起递过来的赐酒,目光不由得就往上方观礼台那片着红色礼服的官员那里飘,只是隔得太远,影影绰绰的,看不真切。

  “今有鞑靼犯边,侵我国土,扰我边民,夺我财物,所到之处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臣柏岳,誓讨之,定守我边疆安稳,扬我大燕国威。”

  白袍的少年将军语声铿锵,听得周围百姓人人赞好。一片鼓声,礼乐声中,不知从哪里开始,有人唱起那首古老的《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最开始只有零零星星的声音,然而越来越多人跟上了这曲调,如同万条涓流汇成江海一般,这歌声越发的澎湃盛大起来。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声音从皇城下随着军队的行进,以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蔓延到城门口,书生、商贩、老人、孩子……无数人停下手中的活计,放声高唱: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短短几句而已,唱完一遍,再来一遍。

  唱,唱出来,把这首《无衣》唱下去,无数人的心中只有这个想法。

  他们等的太久了。

  三百年前□□皇帝高喊着“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举义军北伐,一扫中原异族肆虐。

  之后太宗皇帝更是御驾亲征,定国朝基业,逐鞑靼人于千里之外,几十年不敢犯边。

  只可惜,之后百年,重文轻武,名将不再,汉关难寻。

  而今泰和帝,蛰伏十数年后一扫朝堂腐朽,之后更是将勾结弄权的世家大族以雷霆手段连根拔起,菜市口的行刑处,血腥味几个月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