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声咽_作者:楚遥(19)

2018-02-25 楚遥

  修齐用力握了握他的手指,他的指尖微凉,带着春天的寒意。修齐望着他的眼睛:“行止,母亲那边,我当真是放不下心去。”

  行止用力握一握他的手:“娘娘知分寸,必是以天下为重,只是先皇同娘娘少年夫妻,此中深情怎能说得尽。”他轻轻摩挲着他的手背,“宜华姑姑且常劝着娘娘,我们得空儿便去给娘娘请安,好歹宽慰娘娘的心。”

  修齐的眼中慢慢地漫出笑意来,带着点哀恸:“吾得行止,又何求焉。”

  第14章 第六章 吹皱春水(2)

  日子一天天过着,天气渐渐暖起来,只是宫里的氛围却并未因着时节变化而改变。按照常制,三月国丧,天下不得行宴乐丝竹。如今已是出了三月的国丧,百姓的日子仍是照常过着,这宫墙外头已是渐渐繁闹起来,只是宫里仍旧是冷冷清清的,众人的精神皆是淡淡的,谁也不知道当如何处之。

  前两日百官诸侯进谏,请皇帝行选妃之礼,早日封得皇后,已定天下万民之心。

  修齐只是瞧了一眼,便将那折子撂到一边去,随即便于朝政之时言于百官,只道是如今国丧虽满,只是先皇恩德厚重于天,纵使他已是登基,也必是要诚心实意为先皇守孝三年。其中绝无宴乐嬉闹,旁人不必来劝。

  众人说之以理,道皇帝需以天下为重,先皇在世也愿皇帝绵延子嗣,佑大宣繁荣昌盛。

  修齐却道不需得天下苍生百官诸侯同他一起行孝,他心意已决必不肯听劝。如此说着,却又把先前太子妃的人选遣散,各回原籍,此中种种,不再细述。

  太后知晓此事,原是想劝他一劝,只是又想到他的孝心,不由垂下泪来。修齐对先皇之心,必是她待先皇之心一般,他们母子心意相通,又何苦要为难修齐做这些痛苦之事。因着此事如此暗暗定下,众人无敢再劝。

  畅和园角儿上的桃花开了,灼灼花枝,绵绵十里,绮丽灿烂,恍若烟霞。然而一时风吹了来,花瓣乱落,却如红雨,那颜色却是刺眼。因着先皇过世,宫中欢筵之事废了多半,太后怕瞧着这些故地,物是人非,终是多不肯往这边来。修齐也是心疼太后,不肯她搬出凤鸣宫去,只是让母亲仍旧住在那里。

  只是这桃花林子的花儿开的却好,然而终是无人料理,宫人十日半月才来收拾一回,反倒是颇有颓靡荒芜之意。

  “那桃花枯枯荣荣,开开败败。”修齐着了一身常服,负手立在清和池边儿上,远远瞧了瞧角上艳压压似红霞般的桃花,轻轻叹了口气,眼睛又望向行止,“行止,我想同你一直看这庭前的花开花落,一直去看那天上的云卷云舒。”

  “修齐……”行止轻轻眨了眨眼,嘴角缓缓翘起来,然而终汇成一声叹息,“你是皇帝。”修齐虽是登基,然于他两个而言,一切变了却又似未变。他于人后仍只是亲亲密密地唤着他的名讳,两人谁也从未是想过旁的。

  “行止,你信我不信?”他用力握住他的手,“当年你所说的话,仍是历历在耳,我忘不掉,也不能忘。我知晓你怕什么,我也怕极了。可是当一切近在咫尺,我便知晓,有些事情,断断是逃不得挣不开的。”

  行止轻轻点点头,却复又摇头道:“修齐,这样便足够了。于我,便够了。”

  “不够!怎么够的!”他声音渐渐大起来,“那些个老东西仍是不死心,说什么冒死直谏地写折子来劝我选妃,选什么劳什子妃!”

  行止眼神中各种复杂的情绪相互交织,他嗓子哑了一下:“自古便是文死谏武死战,他们职责于此,又有何错的。”他终是轻轻摸着修齐的脸颊,低声道,“修齐,你是一国之君,这大宣的君王,他们的话却也是不错的。”

  修齐猛地转过身来握住他的肩膀,认真道:“父皇做得到,我为什么做不到?父皇为了母亲,一生一世一双人,我也不要别的,我只要这个!”

  行止语塞了一下子,终是轻轻叹息道:“先皇…太后娘娘有你。”

  “行止,当年我们顾忌这里那里,只是因着我们不知人生在世之意罢了!我们立足天地,无愧于天地,又怕他做甚么?”他的声音渐渐低沉下去,“行止,自从父亲去世,我便知道,在世一日,便要珍惜当前。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若是待到失去才后悔,那才是糊涂。唯一可做的,便只有珍取眼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