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洋之一、丰臣密令_作者:S奇亞/S奇亚(35)

2018-02-16 S奇亞S奇亚

  「先生。虽然这事疑点重重,但也不能证明郑和的出洋和宝藏有关,或真有宝藏的存在,不是吗?」儿玉思索了会,然后开口问道。

  金枝嘴角微扬,有意无意现出一丝无法形容的莫测神情。

  「后来……的中国历史也证明宝藏之说,应该不只是传闻。同意郑和再度出洋,尔后又下令海禁的明朝宣宗皇帝的继位者,也就是他的儿子英宗皇帝,即位后不久……不但重修了多年前在他曾祖父-永乐皇帝时代被大火烧毁的紫禁城三大殿。没隔几年之后,还亲自率领五十万大军,学着他的曾祖父去打蒙古人(瓦刺)。这些事实显示,当然的明朝在财政上得到相当大的支助。这一点,在中国的历史上有明确的记载。所以,我认为……宝藏之说,应有相当的可信之处。」

  【注:明成祖永乐十九年四月(1421年5月9日)紫禁城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在一场大火中焚毁,直到明英宗时才重修。】

  儿玉终于明白了金枝这趟上海行的真正目的。

  「先生。虽然我对中国的历史不太清楚。但是我明白您的意思。您要我找到这笔宝藏,作为未来开战后的支出所须。」

  金枝微微点头。

  「这张地图后来辗转交到了德川将军手中。他的后人--德川庆喜在「大正奉还」时……还给了明治天皇。如今交到你的手中。儿玉,你知道这个意义吧!」

  【注:大政奉还,发生于日本庆应三年10月14日(公元1867年11月9日)。江户幕府第15代将军德川庆喜受到萨长同盟缔结的威胁,主动把政权交还天皇,成立以徳川家为中心的新政府,实则使德川庆喜仍然掌握政治实权。以萨长同盟为首的讨幕派对大政奉还这样的内容有异议,决定策动政变,事件最终引发戊辰战争。最后,讨幕派以西乡隆盛为代表,德川家以胜海舟为代表进行和谈,德川庆喜遭到软禁,江户时代才正式告终。】

  听了金枝最后几句话,儿玉马上伏身在地板上,至恭至敬地对着金枝深深鞠躬,语气里满是激动和感动。

  「谢谢天皇和先生的器重。哪怕是要把整个中国土地全给翻开几十回。我儿玉发誓必定完成这个任务。否则,切腹向天皇谢罪。」

  满意儿玉的答复,金枝展露满意笑容。

  「儿玉君,你不愧是我大和民族的好男儿。天皇陛下为嘉许你爱国的行为,决定在事成之后……将这笔宝藏的百分之一交给你做为嘉奖,这是……天皇对大和勇士的赏赐!」

  儿玉立马一个转身,头朝着东北(东京)方向,不断奋力叩头高叫,低沈沙哑夹杂着难得的哽咽,在办公室内回荡。

  「天皇陛下,万岁!万岁!」

  过了好一会时间,待情绪略为平抚之后,儿玉才回正身子,面对着金枝开口:「感谢天皇陛下的盛德;为天皇效命是我儿玉至高无上的荣誉。天皇的赏赐我儿玉万万不敢接受。我愿为天皇和祖国肝脑涂死,也不敢奢求任何回报,请先生转告陛下……」

  「儿玉,这是御令。你要抗旨吗?」金枝打断了儿玉的陈述。

  「不。在下不敢。」儿玉急忙解释。

  「儿玉。你是个聪明人,怎么无法体察出天皇的圣心……」金枝望着儿玉,略显失望悠悠道哉。

  「在下驽钝,还请先生明示。」

  「儿玉,赏赐给你。但你要如何运用,才能将天皇的恩泽广布,才能使大日本帝国更加强大壮盛。聪明的你,难道还要我告诉你怎么做吗?」

  儿玉马上明白金枝所指为何,语气激昂,像是位即将赴战的武士,霸气开口:「先生。在下明白了。多谢您的提点……恕在下见小识微,差一点就误解了圣心。我一定会善用天皇的赏赐,为现在……及未来的天皇及祖国效命,开疆辟土……」

  金枝微笑不语,显然儿玉的回答令他满意。但金枝不知道的是,他眼前的儿玉在大战结束后,跃上了更大的舞台,甚至超越了他,成为当代日本社会上最具有举足轻重影响力的一号人物;一如400多年前本能寺之变而崛起的丰臣秀吉。

  继往开来

  上海 1940年

  告别奥斯汀后,张搴带着丰厚的纪念品(木盒、罗盘和地图)离开德州,返回纽约。赖德曼已经先一步从奥斯汀的电话中,得知任务圆满逹成的消息。师徒二人会面后,赖德曼也对罗盘及地图存着相当多的疑问和好奇,当然对张搴先前推翻历史的大胆推论(郑和可能是第一位完成环绕世界一周壮举的人),开始有了遐想及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