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摄政王。只要他在小皇帝五里之内的地盘上,必然隔几天就要前往“侍膳”。
……只不过侍膳的人架子比被侍膳的那个还要大,名头打得高风亮节,却次次都要小皇帝亲自派人来请,这才肯去。
也算在某种程度上跟那双金黄的眼睛通了灵:吴行比蛇还假。
李越跟小皇帝又等了小半个时辰,吴行才慢腾腾地来了,进门就缓声道:“陛下,盛夏将至,九回岭林中瘴气极重,流民又多,陛下可要保重龙体啊。”
吴谲捏着筷子银尾的小手一颤。
他从小憋坏了,昨晚上拉着李侍卫出去逛了逛宗庙后山的小树林,把白杨树大槐树小榆树的叶子兜了一袖子,悄悄新鲜了一晚上。
小皇帝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但是甩掉一双“眼睛”,还有一千双黑色的双目在暗处窥伺。
李越扯了扯他的袖子,吴谲垂下头,小声说:“朕知道了。皇叔,请用膳吧。”
吴行坐下来,宫人拿着银筷子试菜,他跟着落筷,突然一抬眼,金黄的瞳孔在正午的日光中近乎透明,“陛下怎么了,肠胃不舒服?”
吴谲一直都没动筷子,嗫喏了一声,“今天是二十三,朕……”
吴行“哦”的一声,“又三天了?陛下还没有喝药。”
从吴谲登基开始,每三天喝一碗汤药就是惯例——对外说是小皇帝体质虚弱,其实贴身服侍的宫人都心知肚明:这药喝多了,人越来越傻。
吴谲以前是个机灵非常的孩子,这半年来药效作用,已经眼见得有点迟钝和爱忘事。
谁知道以后会怎么样。
宫人连忙端上一碗汤药来,黑魆魆的药汁在青瓷碗中打着圈晃。
吴谲怕苦,一闻药味就鼻子一酸,眼眶里开始有东西在打转。
吴行把筷子放下,垂目端起莲子羹,轻吮了一口,“怕苦,非勇。”
宫人们会意,垂着头渐次退出殿门。李越犹豫了一下,也退了出去。
小皇帝信任李越,最近每次喝了药都是李越替他按住舌根,把药偷偷吐出来——但这次李越在门外等了好半天,也没见吴行出来。
过一会就消化了。
他对吴谲这个症状心有戚戚焉,有点多管闲事的着急,上前迈了一步,结果鼻梁险些被红木殿门“砰”地砸出个碎碎平安,又差点被大步走出来的人贴了一脸亲密无间。
他捂住鼻子,眨眨眼睛,迟疑道:“……王爷?”
摄政王一手捏着自己的喉咙,脸色惨白,面色隐有惶急,竟然扬手“啪”地给了他一巴掌,嘶哑道:“你们怎么服侍的!他……陛下哪来的药?!”
其实摄政王也是行伍出身,但这时候竟然手劲不大,不知道中了什么计。
何达溪倒没看出手劲大小来,眼睛几乎被黏在了李越身上。
李越被一耳光打得转过脸去,居然抬起手揉了揉脸,见何达溪在看,才象征性地松松眉头,遮掉了一脸的不悦和不以为然。
地底下突然窜上一个声音来,诡细如蛛丝,幽深冰寒地一路穿过何达溪的脚心双腿脊椎抵达了头顶,他不知道自己的头皮为什么凭空发起了麻。
李越有点奇怪。
第76章 尘昏白羽
———尘昏白羽———
何达溪再一晃眼,李越低下了头,一脸恭顺,仿佛刚才的叛逆神色都是光线凭空扣下的一口大锅。
他正在出神,冷不防领口被一只凉冰冰的手猛然揪住了。比起惩戒宫人,吴行显然更惜命一点,被胸中起伏的呕吐欲一激,厉声吩咐:“传太医!叫他快来!”
何达溪又看了李越的后脑勺一眼——此人不知是哪里不大合适。问题倒不在长相,而在别的什么东西上。
但小皇帝不知道在莲子羹里添了什么,摄政王看起来真的一脸命在危殆的样子。他当即在心中分出了轻重缓急,拔腿就跑了出去。
李越没抬头,直到脚步杂沓渐渐消匿,他才站起来,拍拍袍子,走进殿中。
有个白衣金绶的人影背对着人,小狗似的蹲在墙角,埋着头。
白缎衣料酥软柔润,缠绕龙纹的金线却扎手。李越颇有经验地避开了金线,只用指头尖戳了戳他的背,“陛下,别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