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一股血腥味扑面而来,熏得各位官员纷纷捂着鼻子,卫韬身上的血腥味冲天,连皇上也忍受不了,连忙挥挥手提前散朝。
这个传闻是真是假,张闻也不清楚,毕竟那时的他还没有踏上仕途,没有亲身经历过。
空xué来风未必无因,通过以上传闻,卫韬的残忍噬杀可见一斑。
是以那些官员,秦明俱是用怜悯地目光望着即将要和卫韬共事的张闻。
张闻第二天奉命去和卫韬见面,却被刑部侍郎告知卫大人不在。
张闻听从侍郎所说的去刑部大牢找人,远远的就见到一个黑衣男子,板着脸,不苟言笑,身上肃杀的气势和卫翎如出一辙。
看守大牢的两个狱卒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卫韬瞥见迎面而来的张闻,抬眼看来,张闻拱手行礼,卫韬不咸不淡地应了一声。
众所周知,卫韬不喜应酬,不好女色,也不接受朝堂见怪不怪心照不宣的“收礼”,张闻也就没有客套,单刀直入进入正题谈谈案件。
卫韬淡淡地点头,说在这里jiāo谈毕竟不方便,另外约个地方吧。
张闻一愣,随即点点头。
他们约在一个著名的酒楼,张闻对卫韬从来都是敬而远之,没有如此近距离接触过,这么一番jiāo流,张闻发现好像不如传闻中的那么可怕。
卫韬虽然看上去不好相处,但做事一丝不苟,绝不拖泥带水,在酒楼谈了一个上午,张闻对卫韬印象稍微改善。
虽是这么想的,张闻还是没有放下戒备,他可没忘记但凡卫家人都会留下一句评价,卫衔的是心如磐石,狡若妖狐;卫韬的是冷酷无qíng。
张闻转头不经意瞥见窗外街上纵马而过的人,目光一下子凝固,陈志昆。
身上的漫不经心立即消失得无影无踪,张闻的视线立即变得犀利,陈志昆,刚刚还打死了人,竟然这么快就出来了。
他望着陈志昆毫无悔改,不知收敛的模样,周遭的百姓对其惧怕的眼神,一见到这个他就想起幼时父母的死状。
那年,家乡发生饥荒,赤地千里,gān旱连年,迟迟没等到官府的救济,死的死离开的离开,死的人太多甚至引起了瘟疫,平时看不到人影的官员视里面的人为洪水猛shòu,下令封城。
某一天睁开眼睛父母一动不动的手,自己惊恐的样子,外面传来挨家挨户搜人的声音,直到今天还在脑子里回dàng,记忆犹新。
千里迢迢上京赶考,再次与陈家人见面又被陈志昆狠狠的踩在脚下羞rǔ,登时所有仇恨全部集中在陈志昆身上。
进入仕途,他也曾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在官场摸爬滚打几年,逐渐了解当年层层克扣粮食的,背后就有陈家,更是把陈家列为仇家,陈家对他是个庞然大物,现在的他还无法动摇,是以得知真相的他选择隐忍,蓄势待发。
张闻恨恨地盯着得意忘形的陈志昆,用力攥紧拳头,如果,如果能够让我报仇雪恨,让我做什么都愿意。
第11章 礼物
“张大人,张大人?你怎么了?”
突如其来的声音唤回张闻飘飞的思绪,他回头看到卫韬一愣,连忙慌乱地说道:“没事,我没事。”
卫韬顺着张闻的眼神瞥见楼下的陈志昆,眼神一凝,随即不动声色地收回视线。
卫韬缓缓坐下,一板一眼地说道:“这几个人究竟欠了多少赋税,劳烦张大人你计算了。”
“是。”张闻应声。
又忙碌了一下午,卫韬偏头看张闻一直在埋头苦gān,就道:“今天就做到这里,回去休息吧。”
“是,下官告退。”张闻低头恭谨道。
离开酒楼,张闻直接回府,走进院子里,管家惊喜地道:“大人回来了。”
张闻嗯的一声,转身径直走进房里。
一踏进屋里,张闻就下意识地抬头望着房梁,没人。随即转头环视四周一圈,屋里静悄悄的,张闻觉得有些累了,便依靠chuáng栏低头小憩一会。
张闻睡觉中有种别人盯着自己的qiáng烈感觉,挥之不去,张闻实在睡得不安宁,就睁开眼睛,采花大盗的脸近在咫尺。
他一如既往的穿着黑衣,蒙着脸看不到他的真容,露出一双眼睛,笑意盈盈地盯着自己。
张闻一怔,随即说道:“你来了。”
采花大盗俯身瞧着张闻,乐颠颠地欣赏张闻俊秀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