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你男人跑了_作者:兰拓(86)

  “我给你一样宝贝,包管他们看了就不敢再撞柱子了。”国师大人微微一笑,从袖子中取出一柄装饰了各色宝石的jīng致匕首。

  “这是先皇和皇后娘娘的定qíng信物,你拿着,若是那帮老东西再威胁你要撞柱子,你就掏出来,说你无颜面对先皇和皇后,索xing引颈自尽,叫他们另择明主……”

  “真,真要抵着脖子啊?”白丰霖看了看那寒光闪闪、chuī毛短发的匕首,顿时觉得头皮一麻。

  “放心吧!他们且舍不得你死呢!”国师大人毫不留qíng地吐槽道。

  正说着呢,侍从们送了饭食上来,皇帝陛下的是他百吃不厌的脆皮烤jī,国师大人的是一碗简单的ròu酱拌面,额外配了几个小菜、一碗jī汤。

  这也是老臣们频频威胁要撞柱子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他们这位新陛下,实在是没有一丝做皇帝的觉悟,天底下有哪个皇帝每天的御膳只有一只烤jī的?这简朴也是太过了些,这让他们这些大臣家里往后怎么用膳?

  连陛下每餐饭都只有一个菜,你当臣子的好意思一顿上个十八道菜?

  只不过,没有人知道,他们陛下还就喜欢吃jī,其他ròu和蔬菜人家不爱吃,摆上来gān嘛?占地方不说,万一原封不动地退回去了,不是bī得人家御厨自杀谢罪?

  啃着脆皮烤jī,白丰霖眼巴巴地看着国师舅舅碗里红艳艳的油泼辣子,吞了吞口水,他倒是想吃,只可惜肠胃太弱了,一吃完就拉肚子,每每把御医们吓得半死,只能按捺住嘴馋的冲动,看着辣酱啃烤jī。

  拌嘴归拌嘴,匆匆用完午膳后,国师大人再次拉着他们家皇帝外甥,投入了仿佛永远看不完的奏折里,最近因为北方旱qíng的缘故,不但发生旱qíng的郡府频频求助,因为旱灾而南下逃荒的百姓,更是给沿途各地官府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各地求助的奏折雪片一般的顺着官道发到朝廷。

  这也是这个时空的救灾机制太过死板的缘故。要搁在姚亦昕他们那个时空,各地都有救灾应急制度不说,还有很多民间组织和救助基金之类的参与其中,往往发生灾qíng后,一面向上级汇报,一面就可以先自行展开自救。

  可是,在大元朝,各级官府所有物资包括储备粮,那都是国家所有,动官仓一袋米都要向上级打报告,再一路汇报上去,擅自开仓放粮,那可是要被砍头抄家的大罪!

  虽然已经下令让各地官仓开仓救济了,可是,谁知道那些官粮最后到底是进了老百姓的肚子里,还是进了那些损公肥私的贪官腰包里?

  现如今大元朝底子薄,再经不起一场因灾荒引发的内乱了,说是说想趁出差的机会去小刺猬家买辣酱,可实际上,国师大人最要紧的事qíng,还是要去北边受灾的郡府微服私访一番,看看当地的灾qíng和救灾qíng况到底是不是奏折里说的那般。

  不知道自己很快又要和前夫见面了,这时候的姚亦昕,正站在院子里看白十三组织大伙儿收豆角呢。

  山里良田少,往年住在山脚下的村民,都会在山边开些荒地,种些可以随意攀爬的豆角之类的蔬菜,晒gān了,冬天家里也多了一份充饥的食物,哪怕吃多了肠胃烧得厉害,那也是没办法的事qíng,总比饿肚子好啊。

  不过,今年他们就不必头疼这个问题了。

  得知村民们为丰收的豆角头疼之后,姚亦昕主动让白十三派人去和村里人说,但凡家里有吃不完的豆角的,都可以拿过来卖给姚家,一斤2文钱,虽然不多,但豆角压秤啊,今年又是大丰收,有那种得多的,一早上就能摘上百斤,算下来一次就能卖两百文钱,虽说只有这一季能赚得多的,但总比吃不完留着喂猪好吧?

  更何况,和豆角gān不同的是,豆角卖了换成铜板的话,拿来买粮食买粗盐都可以,这让那些种了许多豆角准备冬天度饥荒的人家喜出望外,也让那些偷懒没种多少的人家懊恼不已。

  早知道这没人要的豆角也能卖2文钱一斤,他们怎么样也要多种一些啊,不过是些不值钱的种子,也不需要大面积开荒,只要在山脚下割开一片糙,松松土,再施点儿肥,几乎不用去管的,等收货的时候去摘豆角就行了。

  “种的少了也无妨,大伙儿等天凉快了,可以再补种一茬,这样秋天就可以再采收几次了,不管多少,尽管送到姚家来,我们还是按原价收购。”听到院子里那些种的少的人家互相抱怨的声音,姚亦昕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