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意和老先生再也忍不住,都笑了起来。
晚饭时沈意挣扎着起来,打了打下手,心里却万分欢喜——光看着能学着就很好了,更罔论能打下手!
老先生慢悠悠跟他聊天:“你是顾皑运的弟子?”
沈意恭敬答:“是的,第一位恩师便是先生。先生时常提起您,说您是他所见之人中,于饮食一道最有奇思妙想的。上次在山寺蒙您厚待,我方才也只是猜猜,没想到真的猜对了。”
“他倒也跟我提起过你,前几个月还来蹭吃蹭喝了呢。说你天赋虽佳,也肯用心,可惜埋没在了那么个俗地。而今出来了倒许好。我年轻的时候就晓得追名逐利,实在累得很。活到这把岁数才明白,有口热饭吃才是真的。”说罢语重心长地拍了拍沈意的头,“孩子,和那木头好好过吧,他不会错待你。”
“……嗯。”
有两位名厨持刀,菜品自然有保证。所以今日晚饭长流老人吃得快要两眼放光,口涎时不时滴到胡子上去。沈意他们便也装作不知,只是在心底不停闷笑。
主菜是白煮宣威火腿,蛋清银鱼。小菜是茴香豆。汤点是红枣桂圆合欢汤,甜品是一味锦鲤糕。
先说这茴香豆,虽是硬铮铮铁骨头,好在两位老人家牙口倍儿棒,嚼得比沈意都快。而且又甘又咸,回味微妙。吃时不觉,但那扁平身躯中蕴藏的茴香桂皮其实深藏不露,是千回百转之下会上瘾的怪味。沈意自己不喜欢吃这个,但架不住卖得好,所以也只得常做。
见两位老人爱吃,他自是欢喜,但还是忍不住劝言:“这东西吃时不觉,其实很硬。晚上所食太多只怕明天腹中酸痛——二位先用些饭可好?”
老先生很配合,连连点头,“说得是,吃多了确实不易消食。老家伙你也少吃点儿。”
长流老人笑得很八卦:“我说那小子这么喜欢你……啧,究竟是个吃货!”
沈意又闹了个大红脸。
等火腿和鱼的时候,长流老人偷喝了好多口汤。老先生哭笑不得,“你是渴死鬼投胎?都喝了一天了。当心明天满肚子哐当!”
——仍是照喝不误。
不过这汤也确实好喝。
红枣与桃、李、杏、栗合称五果,又名曰木蜜。实在是天赐恩物,尤以边疆最佳,个儿大者可达小儿手掌。皮ròu厚实汁液甘香,咬上一口齿颊流芳,不在话下。
而与它相对的,则是清淡婉约的桂圆。它亦有好听的名头,唤骊珠、燕卵、蜜脾、绣水团、海珠丛……沈意以前最怕听它其中一名:比目。
只因听到便不禁自伤。
——然现下细细咀嚼其中滋味,却只觉有濡沫以对的平实甜蜜。想着想着,自己竟都快要笑出来。
实在是……心境不同了罢。
皆因有了他。
作者有话要说:同志们我自考试地狱暂时肥来了T口T
29
29、三十、所谓奔三就是指回老家过日子去吧混蛋们 …
三十、所谓奔三就是指回老家过日子去吧混蛋们
不多时火腿上桌,是地道宣威火腿。
这火腿颇有讲究,选时有二看。一看色泽,gān瘦枯涩者反比肥腻润泽者来得要好。二看味道,用竹签刺入,取出时凑到鼻端轻嗅,以味带甘香者为上品。
沈意他们今天整的这道,是宣威当地人家吃法,几乎就是清吃。也就是ròu丁就白饭。但人年纪大了多食调料总归不妥,这素淡菜肴也须偶尔多吃才好。
何况其火腿滋味之醇厚ròu香,真是非细细咀嚼满口回味不能品。
接下来是银鱼,这是北方特产,尤以津门为佳。南方断生不出这样凛冽的鱼来。
其身体几近透明,白身黑眼,清秀得紧,不似北地胭脂,倒像雪域来客。兜售之时,小贩多用白菜叶托了叫卖,也意在用这色相招徕来客罢。
沈意曾听人说起过,在遥远的北方,糙原深处的大湖上明年冬日都有捕鱼节。那时人们撒下千张网捞起万顷银làng,再没有什么比糙原上的蓝天更晴朗,但这耀眼的清澈身躯竟将它也照亮。而人们欢歌起舞,迎着这几近刺瞎眼睛的光芒。
魏成毅听了他的向往,就笑呵呵地写:“我会陪你去……总有一天。”
而今日这道银鱼,其实用的是最普通做法。就是用银鱼蘸蛋清,置于油中炸熟。这道菜是老先生掌厨,吃到嘴里只觉满口清香——是河风徐来碧波迎面,如此和煦清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