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围桌而坐,就着煮得浓稠鲜香的勒鸭消,吃两张裹着牛羊髓脂馅儿的芝麻烤饼,温一壶半月前刚酿的新桂酒,配上香甜苏脆的蜜纯煎鱼。
白马大快朵颐,吃得满嘴晶亮,吃到兴头,仿佛酒鬼醉酒,没头没脑地一口气喝下整碗鸭ròu粥,险些噎死当场。
岑非鱼忙给白马递水,有些摸不着头脑,问:“我做的东西确是人间美味,可你这般捧场实在有些过头了!难道真有那么好吃?”
“不懂欣赏!”白马没空理他,喝水把命保住后,继续埋头苦吃。直到盘gān水尽,他才打着嗝儿,依依不舍地放下碗筷,“快、快到喉咙了,好吃!”
岑非鱼额头冒汗,“又要吐了?”
“没有的事!”白马甚至还有些委屈,“我只吃了八成饱。”他说完这话,自己也忍俊不禁了,知道岑非鱼是想起楚王入京那晚。那晚上,两人在洛阳街头游dàng,吃了好几碗馄饨。自己不知饱足,吃得吐了出来,yīn差阳错跑进曹府,砸坏了高墙一面。
檀青正在收拾桌子,刚刚收好一摞被白马舔得锃光瓦亮的大碗,听到“八成饱”,终于服气地对白马比出两个大拇指。
饭后不适宜多动,朝食以后,岑非鱼陪白马“晨读”。
白马虽有怪疾,却并未气馁,只是改了读书的方法。先前,他总是晨起读书,学字学到到太阳快要落山,而后才开始练武。知道自己有病,一时学不会写字,他便改为午前jīng力充沛时习武,午后疲乏了,就跟岑非鱼抱在一起读书。
不知是否是因为荒野无人,抑或是抱习惯了,白马倒不觉得害臊了。
关于白马该学什么,岑非鱼亦悉心研究过。
《论语》《孟子》这些“中学”读物,白马早在三年前“听墙脚”时,就已牢记心间,一经岑非鱼释义,他便能明了其中的道理,倒并不是重点了。
故而,岑非鱼教他读书,是以梁周立官学在“大学”中教授的五大经典,《易》《诗》《书》《礼》《chūn秋》为主。
五经中,《诗经》可用一辈子慢慢陪他读,《尚书》古奥迂涩,《仪礼》刻板过时,能通晓其意即可,明了君子之道即可。岑非鱼私心上觉得,白马心地纯善,本就是个君子,且在他这个年纪,已自有一套为人处世的道理,故这三门经学不必jīng读,只在闲暇时说上两段。
《易经》是儒门最深奥的经典,将天道的变易与不易尽书其中。《chūn秋》则上明王道、下辨人事,微言大义。岑非鱼先教白马《易经》,再评说《chūn秋》三传,书是常读常新的,他自己也获益良多。
风定花仍落,鸟鸣山更幽。
白马和岑非鱼在院中走动,复习昨日的功课,顺手锄糙施肥。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白马一面背书,一面向岑非鱼求教,听了岑非鱼的解释后,不禁生出些许疑惑,道:“我在京中,常常见人清谈,他们说起《易经》,像是玄而又玄的东西,与你所言截然不同。”
岑非鱼伸手,拂去白马眉峰上沾着的一片糙屑,道:“《易经》原是儒门六经之首。梁氏篡曹,为臣不忠,怕受万夫所指,这才让王弼用道学来注解《易经》,把这门学问引入玄学中。此后,玄学盛行,儒学衰微,所以君不君、臣不臣。”他说着说着,不禁失笑,“王弼都是被梁家捧起来的!今人所言,不足为信。”
白马不解,道:“王弼可是大家,如何就不足信了?”
岑非鱼嗤笑,“大家又如何?王弼觉得‘道’即是无,绝圣智、弃仁义,不过是为了排击汉儒。说句实话,《易》这门学问,说深也深,说空也空。就好比是chuī糖人时所用的糖,能chuī成什么形状,并非糖能左右,要看人如何chuī。”
白马抓了把小石子掺在稻壳中,往jī笼边的食槽里撒,“和尚,你就是不喜欢梁周,不喜欢玄学而已。”
小jī们一哄而上,抢个不停。
一只刚破壳没几日的小jī崽,尚且是个毛绒绒的huáng团子,因为个头太小,活生生被从小竹篱的fèng隙间挤了出来,趴在地上“叽叽”叫。
“我不喜梁周,只因梁周颓靡。我不喜人人皆崇玄学的风气,非是玄学不好,而是这门学问对当今天下无有裨益。你要活着,玄学帮不了你。”岑非鱼蹲在地上,轻轻捏着那只小jī,把它放回jī笼里边,让母jī张开翅膀盖住,“我告诉你这些,并非是qiáng迫你信我所言,只是让你知道这回事。你有自己的看法,不会偏听偏信、人云亦云,这一点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