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国舅_作者:春溪笛晓(48)

2017-08-24 春溪笛晓

  也许是上一回有人陪伴的日子已经隔太久了,国舅爷心中某些角落仿佛正被轻轻熨平。人生苦短,要做的事却那么多,哪有心思一一思量。何况人心易改,再怎么试探也做不得准,还不如就像方笑世所说的那样——及时行乐。无论心如何,qíng如何,那欢愉总归不是假的。有人陪伴,总比孤身一人来得好。

  国舅爷应道:“好,各凭本事。”

  本事?月儿似乎觉得有趣,又从云中探出头来偷瞧。只见那酒湿了锦被,身躯也缠上彼此,上边那人低问:“不后悔?不会后悔?”

  “不会……”微醺的回应,已带上几分qíng动。

  那吻愈深,那呼吸愈促,四足相抵,两腰相触,炙了肌理,灼了吐息,战栗地期盼着更深的jiāo融。

  qíng?何其虚无。

  爱?何其渺远。

  这yù才是真,这愉才是真。

  短短一世,须臾即逝,抓住眼前的便是,何必奢求更多?

  世上有诸多爱侣,聚了离,合了散,花前月下齐许过,锦被红làng同翻过,又有几人能白头到老?纵然不离不散,恩爱也敌不过岁月的消磨,减了qíng,退了意,欢qíng不再。与其苦求地久天长、生死相许,还不如随心而为,能醉且醉!

  两个一样孤单无慰的人能对了眼、对了时,得以共醉一场,何其幸运?未来再如何莫测,至少此时此刻,彼此是相拥的——岁月再漫长,天地再辽阔,这世间仍有一人与自己彼此相属。

  后悔?

  绝不。

  第23章

  时光飞逝,算算便是七月末、八月初,三月离京的东明使团也回到了临京。

  “去时桃花正盛,归来已是桂子飘香。”望着遥遥在望的巍峨城墙,杨攸立慨叹。

  他身侧的“东明旧臣”吕会闻言神色一变,大恸:“这便是临京,这便是临京!比之汴京如何?汴京啊……”说到最末已是涕泪齐下。

  杨攸见他qíng真意切,不由劝道:“吕兄慎言!天子脚下,有些话终究说不得。”

  吕会语意更哀:“吕某只是qíng难自禁。”

  在杨攸多番相劝之后,吕会才收了泪。

  国舅爷与赵瑷走在前头,远远听得杨攸两人的往来,笑了笑,问道:“世子,你觉得吕会如何?”

  赵瑷仔细地想了一会儿,才赞道:“吕先生学识、见识都不凡,而且其心拳拳,能回东明,幸事!”

  “不错。”国舅爷点点头,笑着说:“世子会这么认为,想来你杨先生也是这样认为的;回朝之后,朝中沈舍人等人恐怕也是如此……但荆南的厉将军,却还不一定。世子将如何抉择?”

  赵瑷愕然:“抉择?”

  国舅爷伸手按按他的脑袋,如长辈般殷殷叮咛:“此事你杨先生也身在局中,怕是难以看清。世子自己要多去思量,不可尽听一人之言。听闻近来李老身体已有好转,世子若得空,可以多去向他请教。李老历经三朝,学问与见识都是其他人比不得的。”

  赵瑷一脸古怪。李老,也就是沈从之的老师李伯纪吧?同时也“曾”是国舅爷的。只不过在以陈澈、欧阳东为首的太学士子遭难后,这位名满天下的儒学大家就与国舅爷断了师徒的名分。

  见赵瑷拧着眉,国舅爷也不再多言,与使团一同入宫觐见。

  其实在上京达成的通商之议、狄国放回东明旧臣等大事早已报了回来,如今他们入宫面圣也不过是走过场罢了。

  果然,赵德御随意地问了几句,就挥手让他们回去歇息了。

  国舅爷正要随使团离开,却又被一名内侍唤住。回到勤政殿,只见赵德御面沉如水地坐在御座上,没了方才的和悦。

  天威难测,国舅爷只能躬身见礼。

  赵德御冷道:“国舅从一开始,就打算帮清河王世子,对吗?”

  “臣不敢。”

  “你通商之议传回来之后,朝臣就纷纷上书,说清河王世子天资过人,是王储的不二人选!你从一开始打的就是这个主意,是不是!”

  “臣不敢。”

  “狄主耶律图说得好啊,国舅你看好谁,谁就会是王储!”

  国舅爷厉声反驳:“官家也要听信狄主的挑拨之言么?”

  赵德御将一份奏折扔到国舅爷脚边:“朕是不信!可你在上京一心为清河王世子奔走,又作何解释?朕还记得,以他为正使就是国舅你提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