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国舅_作者:春溪笛晓(76)

2017-08-24 春溪笛晓

  李宝说:“荆南的大户!以荆南首富朱一江为首。”

  “朱一江,这名字倒是有趣,好像听过。”国舅爷把方笑世的棋杀了大半,转头拿糕点逗弄坐在一边的小徐意:“小意儿,你说该不该去?”

  小徐意早就不认生了,张嘴一咬,连着国舅爷的指头都被他咬出个小牙印。他砸吧着嘴吃完糕点,后才点头说:“去!”

  “那好,去。”国舅爷接过李宝手里的帖子:“到时我会去,今儿我就不见他们,你让他们回去等着吧。”

  李宝已经习惯国舅爷这种做派,认命地替国舅爷跑腿。

  方笑世拿过帖子:“三日后桃李园?你又做了什么?”

  国舅爷抬手把方笑世趁机移走的白子补了回去:“没做什么。”

  国舅爷这边有人盯着厉行,厉行那边自然也不遑多让。几个荆南大户前脚刚踏进府衙,厉行后脚就听到了消息。

  有人来报时杨玄也在,他问道:“荆南大户一直很配合,我们也没多注意,难道他们也归属于‘商联’?”

  厉行摇头:“‘商联’起初都是京商,后面才慢慢渗入各地。他们通常不会联合当地大户,只有在实在吃不下的时候才会分出一部分让当地大户参与。在荆南这边,似乎没有这种qíng况。”

  杨玄道:“可是这次那些大户实在太齐心了,你就从来没有被他们一起宴请过吧?”

  “‘他’在商道上确实无人能及,东明商贾似乎认他为首。”厉行倒是没气馁,笑着说:“你能想象荆南军中所有将领请‘他’喝酒吗?不能吧?所以没必要去比。不过还是要盯紧点。”

  “可是这事不寻常。”杨玄还是有些担忧:“你说那些大户是不是也想入商联?”如果说以前商联只是众人取笑式的称呼,那么经过两年前那一役,它已经打响了名头,许多商贾都以入商联为荣。

  “入商联也没什么不好,商贾向来为利所趋,他想倒行逆施也没人会同意。”厉行眸色沉了沉,抬头说:“从之早些时候来信,说李老正准备在把‘他’这些年的种种举措整集成册,印刷成书,让各地官员择而效之。这么多年了,我们也该分清楚了,‘他’在主和、主战之争上有不同的主张,但是他的生财手段却有可能成为我们的一大助力——看看商联在党项、大越一役中的运转就知道了。”

  杨玄突然问:“鹏展,你有没有想过……说服他共谋伐北?”

  厉行没有说话。

  深chūn风暖,chuī得桃花红了,杨柳绿了,又是一年的好时节。荆南是个好地方,四季分明,chūn有山花烂漫,夏有沁泉漱石,秋是硕果满枝,冬是琼华满山;江南也是好地方,柳腰轻软,吴语娇侬;临京更是好地方,仅是十年,已称得上是天上人间。那句诗怎么说来着?“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梁州当汴州”,说的就是临京的云泉湖,说的就那儿的繁盛堪比昔日的汴京。

  都是好地方,都是好地方,江南好啊……可是江北呢?汴京呢?让他的父亲至死仍悲呼“渡河!渡河!渡河”的北地呢?

  厉行神色变幻不定,最后才说:“我们都不是能被劝服的人。他说服不了我,我也说服不了他。”

  ——

  桃李园名字虽俗,却算得上是归州最好的去处。最值得称道的就是那占地千亩的人工池,名为“千家池”,初初建成还惹了不小的非议,可后来朱一江每年都把桃李园所得的一成利拿出来向州学、县学以及其他书院提供文房四宝,并帮府衙接济州中的鳏寡孤独。

  长此以往,就传出了“桃李园中布桃李,千家池上济千家”的童谣,桃李园跟千家池逐渐成为归州一景。朱家在荆南的名声也如日中天,一跃成为荆南首富。

  “国舅爷可算来了,要见您一面可真不容易啊!”身形魁梧的朱一江恭敬地把国舅爷请到上座。

  国舅爷也不推辞,撩袍入座:“有什么不容易的?吴某比你朱首富清闲多了。”

  “俗人是越忙事就越多,贵人才有福享清闲日子。”朱一江亲自给国舅爷添满了酒:“若是没事,我们也不敢打扰国舅爷!斗胆将您请来,糙民是想代朱家三百一十二口人表明心志:朱家誓与商联同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