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国舅_作者:春溪笛晓(77)

2017-08-24 春溪笛晓

  朱一江话一落音,其余那些以他马首是瞻的荆南大户也陆续跟随。

  国舅爷笑道:“诸位难道不知道吴某素来与厉将军不和?你们这种做法传到厉将军耳里,你们在荆南如何自处?”

  朱一江说:“别人如何,糙民不知。但若要让糙民在国舅与厉将军之间择一追随,糙民定然会站在国舅这边!既然如此,何必首鼠两端,搞得两边都不讨好。”

  “那好。”国舅爷举杯:“你们敬的这杯酒我喝了。”

  “糙民有个不qíng之qíng,”朱一江命人搬来文房四宝:“还请国舅爷在此将当年赠予糙民那首诗写出来,让糙民刻碑立于桃李园。”

  国舅爷笑了笑:“时隔多年,恐怕已经记不起来。”

  朱一江道:“国舅爷贵人事忙,忘记了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是糙民没忘,也不敢忘!”原来桃李园初建时国舅爷正在附近游玩,因缘际会之下知道了朱一江大费周章地买地千亩,只为修一个供自己取乐的蔷薇园,不由设局留诗将朱一江点醒。

  朱一江起初很不以为然,可蔷薇园建成之后遭到各方指斥,他才明白国舅爷所言非虚,赶紧按照当初国舅爷的指点去做。

  知道国舅爷要到荆南,朱一江夜夜翻来覆去无法入眠,很快就立下了与商联同进退的决心。

  朱一江拍拍手,几个稚龄孩童挤成一团走了进来,站稳之后在仆从的示意下齐声念道:“破却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种蔷薇。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园君自知。”

  朱一江恭敬地将笔呈给国舅爷:“请国舅赐墨宝!”

  国舅爷已经许多年不曾在人前执笔,字体也早没了当年的锐气与飞扬,一手循规蹈矩的楷体说不上方正也说不上疏放,平庸无奇。若是有朝廷中人在,一定会骂他连字体都在迎合赵德御的喜好。

  不过在场的仅是荆南大户,也没那么多感触,只觉那字笔力十足,当得上一个“好”字,于是纷纷夸赞不已——事实上就算国舅爷写得再差,他们也会这么夸。

  这种恭维话,国舅爷自然说不上有多心喜,很快就收笔与众人继续宴饮。

  桃李园之宴结束后,宴上的对谈也传了开去。听到桃李园与千家池的真正由来,惊讶者有之,狐疑者有之,茫然者更有之。好在百姓对于国舅爷这个人的评价早就改了许多遍,如今再来一桩逸谈也不过是多了点谈资罢了。

  远在临京李宅,坐于灯下的李伯纪正看着沈适送来的东西。

  “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园君自知。”李伯纪念了一遍,又重复:“荆棘满园君自知。你倒是清楚啊,一时的荣华可能会招来什么祸患你都清楚!能看得透别人的事,怎么轮到自己身上就看不透了?还是看明白了,却还是执意去做?我倒要看看你到底想做什么……你小子……”感觉一口腥甜的血涌上喉间,李伯纪猛烈地咳嗽起来。

  李夫人正端着茶走进来,听他又在咳嗽,赶紧迎上去替他顺气:“相公,大夫说过你不能再这样熬夜了。”

  “也不知还有多少日子。”李伯纪平复了翻腾的气血,平静地说:“最近我倒是觉得jīng神了许多,与其躺在chuáng上养病,还不如趁着还能算清醒的时候多做点事。”

  李夫人眼中泪光涟涟,最终还是没有继续劝阻,反而坐到一边说:“灯下看书太耗神,妾身给相公念。”

  见发妻目光含悲,李伯纪点点头把手中的书信递给她。周围的人再怎么瞒,自己的身体自己最清楚,所以李伯纪不难猜出自己已时日无多。

  也许有些东西,这辈子是看不到也等不到了。看着‘那小子’这些年的作为,李伯纪依稀像是回到了当年汴京的国子监,当年啊,那个不威bī利诱就无心向学的吴家小子总是让人又爱又恨——既爱他聪敏过人,又恨他疲懒顽劣。在所有生员中,他最上心的就是这个学生。

  可惜靖和一役……靖和一役……

  李老听着发妻的声音,神色却有些恍惚。靠着逢迎上意而得来的荣宠怎么可能不惹人非议?无论割地求和或是与商贾为伍,都是自毁名声的事,更遑论杀士子、通狄使……那样做,图的到底是什么?

  第37章

  国舅爷到荆南自然不是特意来跟厉行置气的。主要是归州距北地最近,最适合及时掌握狄国的异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