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尘心_作者:意映卿卿(43)

2017-08-15 意映卿卿

  “怎么了?”他身上的温度渐渐散去,重新恢复如玉般的光洁。

  “有点冷”这个人声音里带着倦惫,身体却背转过去。

  “不要紧吧?还是会痛吗?”我用身体拥上他的,“只是去一阵子就回来了,做什么非要这个样子?我看着心里也不舒服。”

  “我是皇上的人,从当年先帝爷将我们四个一起赐给皇上的时候,我心里就认下这点,后来彭超毅和杜兴外放,皇上身边就剩下我和王仁,现在又要把我们两个一起遣出去,总觉得……”他垂着眉眼,窗外的光线照进来,睫毛下洒着密密的一排影子,这样说着话,不由得我心里也软了几分,在他面上亲了一亲。

  “就这么把你拘在宫里,我觉得委屈了。你从小学的都是治世带兵的学问,又不比王仁,他是太监,只能留在大内,你,我还是想放出去的。”我紧紧箍住他的身体,“先帝留下的人都用老了,朕总归也要有自己左膀右臂才行,不好好栽培你们又还指望谁呢?超毅和杜兴如今也是封疆大吏替朕各守一方了,只是朝中也得有个格外得力人才好, 你好好出去建一番功业,朕封你个丞相当如何?”我轻笑道:“也不必你每日影子似的随着我,天天在朝堂之上光明正大的就见得到呢,难道不好么?”难得和人说这么一席话,我也累了,静静的看着他。

  论起武功机智,孟叶凡在四个人里头都是拔尖的,只是用qíng太重,未免埋没了自己。然而,也就为了这个qíng字,我对他又是最为放心不过的。

  “嗯”他低低应了一声,把头埋进我怀里。

  孟叶凡和王仁一去,我身边刹时空dàngdàng起来。刚叫人磨墨,来的却是个细眉细眼的小太监,悄无声息的立在案旁,手法匀整不偏,轻重相等,疾徐有节,看着很是有王仁七,八年前的行止。抬笔试了试墨,倒也浓淡相宜。便问道:“你叫什么?师傅是谁?”

  “回皇上,奴才叫吴同,奴才师傅就是从前跟着皇上的王仁。”小太监趴在地上,虽是吓得大气也不敢出,口齿却还算的上清楚。

  “起来吧”我淡淡道,“思政殿的规矩你师傅肯定已经跟你讲过了,磨完墨就下去候着,不经传唤,就不得进来。”

  “是,奴才领旨。”小太监退出殿外,偌大个思政殿就真正只剩了我一个人。

  摊开六尺玉版纸,选起枝文清氏七紫三阳,闭目凝神片刻,断然下笔。

  其实,他的模样我已经记不清了,虽然几近拼命的想要从脑海里挖掘出来,笔下却越来越犹疑。这一回,画成的人物,能有他的几分神气呢?我秉烛而看……

  呵呵,我不禁笑了,这回倒是绝了,平缓的额角,肖长的眼睛,可不是成了幅自画像么?不同的只是huáng袍换了白衣罢了。记得那人穿白色极是温雅飞扬,长软的带子系在腰间,宛如一道清烟随时要被晚风chuī散了去。当年曾在吟秋殿外窥探过的,世上再无第二人能穿得似他那般好看。

  “皇上?”吴同蹑手蹑脚的进来道:“已经亥时五刻了,皇上还请回康宁宫就寝吧?”

  一语将我惊起,怒变了脸色:“谁叫你进来的?!”

  那小太监吓得面目苍白,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

  “来人!”我喝道,几个太监忙进来侯旨。

  “拉下去杖责二十!”我背转身去,不看那张涕泪横流的脸。

  信手将画纸在蜡烛上点燃,这已经是多少次了,他的神态,模样,越来越模糊不清,逐渐遥远得让我怀疑生命里是否真正存在过这样一个人,他……那个和我同坐在丽景殿台阶上擦拭泪水的人,哪里去了呢?宣纸迅速的燃成一滩带着余温的灰烬。我站起身来,打开殿门。

  清凉空气里有淡淡的咸腥味,那个小太监被扔在殿前,一动也不动。

  “死了么?”我皱皱眉头,此人未免太经不得棍棒。

  一个老太监回禀道:“回皇上,这奴才只是晕过去了。”

  “哦,墨磨得还不错”我吩咐道:“明日还要他在思政殿伺候。”

  明月高悬,夜风盈袖,宫内回廊九曲十折,然而,任是那一处,只要抬头就必能见着这轮月亮。 不知不觉吟哦而出:“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自笑道:“怎么就记得这两句,下头是什么倒忘了,可见真是老了,记xing都不比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