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噬_作者:寂地无声(20)

2017-08-15 寂地无声

  街道上很整齐,看的出来事先经过准备。

  随意询问过几个普通百姓,对廖化的政绩却不像前几个市县对地方官的一致同仁,倒还说的有模有样,毁誉参半,但是总的来说,还是个不错的好官。

  付清一直在打量众人的神qíng,那些百姓一脸平静,看不出来刻意伪装的样子,一连探查几地都是如此,连开始还摇手不信的左诗风神色也变沉稳了些,只是望着厉山行的样子越发放肆起来,好像在说,这次看你们怎么对付?

  付清却是早知廖化底细,毕竟是王爷一手调教的人,什么事qíng该做什么分寸,他可是一点也不含糊。

  廖化当然是个贪官,但是要贪的不让别人看出来还是需要一些涵养的,最重要的是,在自己的地盘上不能留有把柄。

  想从同源寻找他政绩的缺失,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

  到了总督府,通报完毕,廖化一行官员才从前厅迎了出来,跪拜在地。

  付清一点也不怀疑从进入辽州地界这个老狐狸就已经知道纵人行踪,但是他倒好,并不多加照顾,反而装作一概不知,做了个心正不怕影子斜的态度。

  比起那些一听钦差下来便曲艺讨好的官员,可要高杆的多。

  当然,这种做法也不是万灵丹,具体采取什么接待手法,可是要对症下葯,廖化此次当然是选对了棋。

  看左诗风和厉山行的脸色就知道了,虽然没说什么,但眼中已起了肃然之色,那是要好好打仗的意思了。

  大小官员一路寒暄入堂,分主次宾客坐下。

  聊了两句,便聊到了此次赈灾物资,当地的布政司呈上来一个名册,三人看了一下,是分派到各县的银两物资,张驰有度,有雪灾前分发的,也有雪灾后救援的。哪些地方援助的是物资,哪些地方援助的是钱粮,可是一清二楚。更有甚,名册上的援钱比朝廷拨发的还要多出一些,具其称报,是因为今年灾qíng严重,各地受灾度不一,总督大人便做了个宏观调控,将一些浅灾地剩余的银两调度过来,补发到重灾地,如此,便有了多出的银钱。

  这番举措,无论怎样看,都是一个为国为民的好官。

  下面的那些官员听到这里已经开始奉承起来了,说廖化尽忠为民,不求图报,官声清廉、集思广益等等云尔,既然有人颂,当然就有人骂了,把那何玉书、张洛骂的个狗血淋头,说他们心术不正,奇巧yín思,诬陷忠良,居心险恶。

  三人都没有做正面表态,都只是一味听着,末了,厅堂里安静下来,廖化问道,大人们累了,还是先到后院歇息,等晚上让下官为大人们设宴洗尘吧。人等才散开。

  付清换过衣衫,听到敲门声,是送茶的小厮。

  那小厮一脸jīng明像,一看就不是单纯的送茶伙计。付清不动声色的喝了一口茶,赞道好茶。

  小厮笑笑,茶好,如果能有新茶薯作茶将会更加美味。

  哦,那哪里可以尝到新茶薯?

  东大街的东风楼有一等一的茶点师傅。

  如此,谢过小哥了,不知明日辰时店里可曾开业?

  已经开了。

  第二日,付清找了借口出来,便奔了那东风楼。

  与他接头的人正是那一脸书生气的布政司,只是此时已做了乔装,嘴上带了两撇胡子,若不是他的眼睛过为老练,付清还真有点没认出来。

  心里明白,这廖化出事儿了。

  原来是账本丢了。

  丢失的账本并不是此次的赈灾物资,而是同源的暗账。因为这次赈灾,同源不是重灾地,除了把款项调拨给其他重灾地,还额外多拨了三万两存银。

  问题就是这三万两存银,他的来历可不是明面上记载的那么清白,而是从历来的工程、捐振上克扣下来的。当然数目并不止这三万两,可是这三万两却实属见不得光的银子。

  这件事可大可小。

  要是原来,不会罚的太重,但是处在这么个敏感时期,这区区三万两可就能摘了廖化的项上人头。

  这账本丢的时期太巧,应该说要不是那天这位细心的布政司大人为了以防万一重新整理账册,根本就没人发现它的丢失。

  显然是有备而来。

  这本账册,原来就是丞相的筹码。

  的确是作主了心思。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拿到这本账册。

  临走时,不知该说是警告还是善意提醒,书生大人说,万一一笔笔追查起账目的来龙去脉,北夜王那笔买马的款项势必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