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噬_作者:寂地无声(44)

2017-08-15 寂地无声

  一个放逐,一个怜惜,一个自愿,一个渴望。

  顺利成章,友qíng跃至爱qíng。

  肢体纠缠,没完没了。

  那天的付清很纯粹,伤心的纯粹,渴求的纯粹。

  虽然清醒后,那就成了筹码,成了一丝潜藏的利益。

  不管这个男人归附北夜王的理由中,付清的成分占了几分,但是,那都是一份真心。

  付清不愿践踏这份感qíng,可他也没有感qíng给他。

  他什么也没有,他能给的,只是这副皮囊。

  原来,他什么也没有——

  35

  此次西征,得益最大的要数东芾泉,不仅打败了敌国,获得了声望,而且提拔了霍英,稳固了地位。

  那天霍英回朝,东芾泉亲自出宫迎接,外戚派格外小心谨慎,一切惟皇帝马首是瞻。

  北夜王倒也大度,朝臣派当然是跟皇帝站在一边。

  一团和气。

  虽然霍英并没有在京中逗留很久,但是京中的形势却已经有了变化。

  北夜王虽然仍旧权利熏天,但派系中也不乏倒戈之人;特别是新年筵后,北夜王的府邸比起往年清静很多。

  依历史经验来看,除非北夜王jiāo出权利,否则接下来便只有覆灭一路可走。但是多年来他专权太久,如果没了权,等待他的日子只怕不会好过。

  其实付清没想到北夜王会提前离席的。

  他们最近一次见面是东芾泉发泄过后。

  付清当时在轿子里,他一般很少坐轿,两人点头而过。

  北夜王离席后,就有一些大臣开始发表议论了,东芾泉的脸色也不太好看。

  那些人便愈发添油加醋,东芾泉挥了挥袖子,早撤了筵。

  其实对于皇帝陛下来讲,这不算坏事。

  首先,是北夜王的行为为自己留了把柄,其次,朝中越来越多的臣子明了了皇帝的心思。

  东芾泉的势力在增长,北夜王的势力必然缩减。

  双方所要的,只是一个时机。

  只是付清有时候并不明了,有时候,他是能察觉到他的野心的,但是有时候他似乎并不在意这些。

  付清一直没能弄明白为什么北夜王没有在皇帝亲政前夺下皇位,像他那样一个纵观全局的人,他相信就算其他两派联合,也未必能扳得倒他。

  他不是一个惧怕恶名的人,史学家的评述,他并不放在眼里。

  北夜王对他而言,还是存在太多疑惑。

  当东边部落联盟的使者来到京城的时候,朝廷里还没有任何意识。

  那些高傲的大臣一向本着大国的姿态,装作恭敬的接待了使者。

  谁也没想到夜晚的那场酒宴,皇帝陛下会说出那样的话。

  皇帝陛下说,要和联盟首领的女儿结为亲家,他要娶公主为妻,册封为皇贵妃。

  那是仅次于皇后的后宫之位,极其尊贵的地位。

  不仅如此,他还表明,等对方的王子长大成人,也会把东胜国的公主嫁过去。

  这在东胜国历史上还是没有过的事qíng。

  之前的东方诸国虽然都和东胜国保持着友好的关系,但是一旦百川国的势力弱小,他们立马又倒向了那边。

  这些小国虽然不大,可是结盟起来,却没有人敢小瞧。

  所以他们的态度虽然常常让人恨的咬牙,却也不敢妄自打压。

  尤其是在敌我力量平均的和平年代,他们立场的转变往往能影响整个形势,甚至引发战争。

  千百年来,东胜国和百川国都是友好却又蔑视的眼光与这些联盟小国打着jiāo道。所以东芾泉的政策一出,朝堂上又炸开了锅。

  即使在酒宴上,有的大臣也坐不住了,碍于使者在场,不敢说太过的话,但是反对之意还是表明的清清楚楚。

  北夜王倒是一反常态的表示支持。

  因为位置隔的较远,付清看不见东芾泉的脸色。

  他的立场倒很坚定,与使者jiāo换了信物。

  对方很激动,绝对是受宠若惊。

  付清在惊讶之余,又感到欣慰。

  也许对朝中的那些老古董而言,这真的是降低身价的行为,但是对于东胜国的长治久安却是一道十分了不得的建议。

  从此以后,朝廷可以省下多少jīng力来防备百川国的入侵,因为那些联盟国会成为保卫东胜国的天然壁垒!

  投以琼木,抱之桃李!

  如果条件允许,没有人会愿意做骑墙派,那不过是形势之下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