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城花时_作者:巫羽(125)

  魏嘉揉揉女儿的头,目光看向周景,果然周景若无其事继续弹琴。

  “我唤些士卒过来,到你院中除糙撵蛇,我看那堵破墙也该补补,还有屋檐……怎得破了这么一大口子,子慕,你睡在这房子里,就不怕半夜梁瓦倒塌,将你埋了吗?”

  魏嘉喋喋不休,越看这破地方越觉得不能住人。

  他年幼时到周宅来,那时多热闹啊,宅院漂漂亮亮,可不是今日这荒芜的qíng景。

  周景全当身后念叨不停的声音,是老树上的乌鸦叫。

  待听不到魏嘉声音,周景回头,见他人进了屋内,显然是到屋中察看。

  十来年无人居住的宅院,又怎么可能不长糙呢,梁瓦倒塌也是寻常事了,周景为人豁达,想着他去牢固的房间睡就是了。

  还以为魏嘉走开,耳边就清净,不会又传来他的声音,还是在唤子慕。周景起身,背后袍子滑落,他捡起,搭在手臂上。

  袍身上有魏嘉的气息——可不是什么香味,是汗味。

  “过去了。”

  听得他在屋内喊个不停,周景只要答复他,并牵着女孩的手,进去寻魏嘉。

  “唉,想来搬回老宅,也仍是不得清静。”

  他不过就是想找个地方,安静将手头的著作写完。

  周景沿着声音前去,见魏嘉正欢喜指着后院的一株梅树,激动说:“子慕,它还活着!”

  杂糙齐膝,高大的梅花在墙角兴兴向荣,独自盛开。

  时光倒退十五六年前,两位男孩,总是在老梅树下同席读书,两人也会曾生气割席,也曾亲昵无间。周景还记得着当年的qíng景,他看着魏嘉,嘴角勾起,仿佛回到了他这一生最欢乐的时光。

  几日后,周景的书童到庄家通报,让庄扬过去周宅相会。

  庄扬让阿易载他前去,还不忘带上贺礼——一只肥腊鸭,一壶酒。

  虽然只是修葺旧宅,算不得什么喜事。

  周景搬回周宅时,庄扬曾过去帮忙,帮周景将书卷从魏宅运出。他可还记得魏将军当时那忧伤的小眼神,不过庄扬倒觉得先生搬出魏宅是必然。

  先生这人孤傲,并不愿寄人篱下,即使是住在他挚友的家中。

  来到周宅,还未进院,便留意到停在外头的一辆马车。魏将军每每前来,都是亲自骑马,先生喜静,搬回周宅,并没有让其他文友知晓,所以这会是谁前来拜访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庄扬走进焕然一新的宅院,由书童领着穿过厅室,来到清幽的后院。

  就在后院里,坐着周先生和另一位年轻男子,两人似乎相谈甚欢。男子的背影对庄扬而言再熟悉不过,因为那是刘弘。

  “阿弘?”

  因为太过惊讶,庄扬失声唤出。

  刘弘回头,对庄扬一笑,招呼庄扬过去。

  周景见庄扬过来,示意庄扬坐下,并让刘弘继续讲述。

  “兵入信王宫时,因信哀王自焚,前殿起火。吴军师疾呼士卒灭火,由此保住了石阁的藏书,只是藏书大多已散乱、破损。”

  刘弘缓缓陈述,他所说的石阁,是信朝朝廷数百年的藏书之所,也称为秘府。里头珍藏着天下的书籍,许多在民间皆已绝迹。

  “吴军师说,请得子慕先生前来,这石阁的藏书,也才有合适的人整理。”

  刘弘传达吴军师的话语,心里暗自“鄙夷”下军师真是投人所好。

  “天下的户籍册,山川图也在吗?”

  周景明显心动了,他这人治学严谨,而且嗜书如命。

  “先生,也在石阁中。”

  刘弘知道这些东西,不只是因为吴军师特别重视,更因为这是日后统一天下,治理国家的重要物品。

  周景拊掌,他露出的神qíng,说是欣喜,不如说是欣慰。

  刘豫的军队,攻进信王宫,不是急着抢珠宝美人,而是先扑火救下石阁的图书,这才是真正的王师。

  “公子几时启程?”

  周景显然已同意了。他去整理石阁的图书,不参与政事,即能专研学问,又能安静著书。

  “明日。”

  “我这边稍作准备,一月后前往。”

  周景还有自己的事要处理,没法跟随刘弘过去。何况蜀王多疑,他若是跟随汉国的使团离去,难免要被蜀王惦记上,以后要回蜀地可就难了。

  “好,我回去会告知吴军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