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能想到的最好结果。用一座藏书阁的书,将子慕先生引去汉国任职。
庄扬在旁听刘弘的话,心中的qíng感,犹如周景那般,跌宕起伏。能进入秘府查阅图书,是许多学者一生的追求。所以先生会赞同,庄扬不感到意外。
周景和刘弘jiāo谈完事,这才和庄扬说:“阿扬,为师今日唤你来,一是让你知晓中原事;二是,公子借我此处与你相见。”
周景自然知晓刘弘的身世,也知道庄扬和这人的jiāoqíng深厚。
“你们安心在此jiāo谈,若有人进来,小童会前来禀报,我开门让你们往后门离去便是。”
就是魏嘉前来,也要先瞒着他。往年周景在外游学,魏嘉有二三载没有周景的音讯,着急下派人四处寻他,甚至花费重金悬赏。说来周景的名声七成是自己挣的,三成则是财大气粗的魏将军无意造就。
第55章 符节 结伴
刘弘在蜀地多日, 有他调查蜀地虚实的职责, 何况还有兄长迎亲之事需要cao办,他倒是想在离别之前, 能与庄扬好好相处, 日夜相伴, 然而这是无能为力的事qíng。
这趟趁着来拜访周景,顺便在此与庄扬相会。
周宅的后院, 梅花娇艳, 落英缤纷。跪坐于席位上的两人,相视许多, 一时都沉寂了下来。
此地自然不如庄扬的寝室隐蔽, 虽然周景已离去, 后院就他们两人。拥抱亲吻都做不得,刘弘不敢在此冒犯,庄扬也不会允许。
“二郎,我想邀你去长安, 与周先生同行, 不知二郎肯吗。”
刘弘跟庄扬说这些话时, 仪态像是对一位名士般恭敬,而非至亲之人。
“肯,我可以护送先生前去。”
庄扬毕竟是周景的门生,他对秘府中的书籍也有浓烈兴趣,何况,他也想看看由刘弘父亲建立的这个汉国, 究竟是怎样的qíng况。
“那好,二郎,我这里有一件符节,你随身携带,进入汉国,出示此物,便会有士卒护送你们进都城长安。”
刘弘从怀里取出一件铜制的符节,这是使臣的信物。
他务必要保护好庄扬,所以会在庄扬进入汉国界前,命令边县的县尉派兵接应他们。
庄扬接过符节,握于手中,面对雍容不迫的刘弘,庄扬第一次真正意识到,他已是位王嗣。
“阿弘,这一年,在那边过得还好吗?”
先前两人相处时太匆忙,许多事都来不及问他。
“终日在打仗,也说不上来好与不好,二郎莫担心,打的都是有把握的仗。”
刘弘身上没有明显的伤痕,他武艺高qiáng,何况也惜命,从不鲁莽。
“二郎到长安,我与你到上林苑走走。”
“好。”
庄扬笑答,他知道上林苑是信朝皇帝的园林。只是后来信朝衰败,这庞大的园林无人照顾,大抵是荒废了,山川花糙,野禽聚集,景致该是很美。
两人坐在梅树下,平静jiāo谈,他们的言谈举止不至于太亲昵,也绝不生分。
周景过来,正见庄扬抬手扫落头上的两片梅花瓣,刘弘的目光长留在庄扬身上,不曾移开。
“门外有随从前来禀报,说有急事请公子回去。”
周景泰然自若,上前通报。
刘弘起身说:“有劳先生报知。”
“先生、二郎,我们长安见。”
刘弘行礼,和周景、庄扬辞行。
庄扬回礼,他抬起头,看着刘弘,眼神温柔、眉眼含着qíng意。刘弘目光落在庄扬腰间的错金带钩,他对庄扬桀然一笑,而后他收敛神qíng,大步迈开,义无反顾朝院门走去。
他们今日无法搂抱在一起,依依惜别,也不会有属于他们的一个夜晚。
庄扬和周景将刘弘送出院门,刘弘乘上马车,与二三仆从离去。
马车远去,消失在道路尽头,周景才说:“阿扬,不如和为师一并留在汉国编撰文书。”
“弟子不会出仕汉国。”
庄扬轻语,他心中有自己的坚持。
“为师见他是念旧qíng之人,为人沉稳,能托付大任。你又是为何,要留在这毫无希望的蜀地?”
周景背手而立,看着整洁却也萧瑟的庭院,心中怅然。
庄扬没有一句辩解,只是伏地对周景行跪礼。
周景何等聪明之人,见庄扬这般举止,知他心中有苦衷。看他腰间那件错金带钩,是中原的样式,大概是刘弘所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