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梅寄北_作者:琴挑(62)

2017-08-03 琴挑

  小仙一笑:“算你聪明。”

  “可我仍不懂,一张方子,凭什么你认为拖得住他们?”

  “就凭方子下,江、小、仙的三字落款,”

  小仙吐了一口气,默默绕到无名身后,突然捉住他左臂扯下袖口,露出手臂上几条殷红的伤痕,冷笑道:“三叔,你还要我瞒多久?”

  江临风一凛,随即笑了出来:“仙儿,想不到这么快,就想起自己是谁了。”

  第24章二十四白曼陀罗

  小仙叹了口气:“总要想起自己是谁的。”

  将那方纸cha到江临风衽上,揶揄道:

  “扮成什么不好,非要扮大胡子叔,不好看,不喜欢。”

  江临风展颜一笑:“总胜过你扮女装。”

  随即敛了笑容,走到窗前往外探看。

  小仙又问:“你是何时上岛的?”

  “你来之前。”

  “为何要来?”

  “你为何要来?”

  江临风反问道,见无可疑人,关了窗,又在书房内逡巡。

  “这里想必就是乔景天的书房?”

  “他的房间很多,这只是其中一间,”小仙说道,“你还没回答我为何来君子岛。”

  “你为何来,我就为何来。”江临风轻描淡写。

  小仙将头一别:“我不记得了。”

  江临风就睨了过去:“你在说谎。”

  小仙请他出门,要他将方子赶紧送到jú重阳手里,这样他们开动煎药程序,自己也有更多时间可以在乔景天的地盘上寻找蛛丝马迹。叔侄约好,不论如何,要在午时之前在前院会合。

  “仙儿,几日不见,你气势见长,也敢给你叔叔下命令。”

  江临风转身埋怨了一句。

  小仙不宠着他:“我记忆还没全恢复,忽好忽差,保不准什么时候又记不起三叔了。”

  “小东西,咱们秋后算帐。”江临风恨恨地说。

  他一走,小仙就往各处房间查看,这间书房位置不够隐秘,即便乔景天有什么,也不会藏匿在这里。

  后摸到议事堂,发现那里有个极隐蔽的后门,连着一条半开放的廊坊。穿过廊坊就到了一处别有dòng天的腹地,这是一处古拙的假山造境,外面看不出什么特别之处,可细细查看还是发现其中的机窍。在其中一峰穿过的堂道内,一尊释迦牟尼的佛像引起了小仙足够的注意。照理,释迦牟尼像应左手持钵,右手指天地,luǒ右肩臂,而这尊佛像却是luǒ左肩臂。猛一照面,并不能立刻分辨得出,但这样的破绽对于留心的人来说,已经足够大了。

  造像之人一定不会故意留此破绽,既留了,隐喻显而易见,一切都是反的,事实总是与寻常的推断相反,于是本要按常理认为的佛像指天地的食指指尖是机触的话,那么真正的机触就不是它,而是左手的钵盂。

  小仙仔细观察了钵盂的内外,果然在内壁里找到了机触的按钮。按下后,佛向左移动,背后的石壁应声而开,竟又是一处暗dòng。少不得慨叹,这岛上的秘dòng还真是星罗棋布,仿佛蜂巢沟回,隐藏在各种意想不到的地方。

  进入之后,石门自动合上,光线比梅霜寒的地府明亮些,又因在地上,空气充足,因此无需火捻照明。与那地下相比,此处人工雕琢的痕迹极为明显,石壁是不太寻常的白麻花岗岩,内里含有金色的角闪矿石颗粒,看起来甚为梦幻夺目。除了一副花梨案几和两张桌椅外,并无特别之处,便知不是主室。

  在通过一个石门向内走,仍是一间石室,只不过更宽敞些,墙上挂着几幅唐宋名家的墨宝,另有一把看似年代久远的瑶琴,斜挂在墙壁上,比之方才那间,雅致了不少。

  再往里走,则是一处很大的穿堂,左右各自有甬路延伸,正对的石壁上挂着一幅美艳绝伦的仕女图。画中女子头戴凤形珠冠,两侧云鬓cha玳瑁梳,身穿着沉香色折枝长衫襦,外罩一绛红色斗篷,正于一树冬梅下翘首遥望。蛾眉秋水,粉面chūn露,眼中却现悲戚之色,虽是绝代佳人,看了却教人分外心酸。背景则是一处隐隐迢迢的江景,泛着模糊的舟帆,左上角空白处有一联诗题:

  别来chūn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chūn糙,更行更远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