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真会享福。”小楚侯叹道。“香火钱可够作此用么?”
老和尚道:“这流杯之池可不是老衲造的。当年诸葛亮在这里和老楚侯大人隔江对峙,粮糙和大军都还未到,便在点将台摆迷阵,洗马池造假军,等到大军来齐了,才与楚候大人在锁江石决战。决战未来前,武侯常在这峡谷溪流中赏鱼饮酒。一边饮酒赏鱼,一边想事qíng。武侯令人修些曲水流杯,其实只在这里尽兴了一次。”
“耗如许多人力物力,只尽兴一次?不是传说诸葛亮布衣素食,三军拥载么?”“他不是为自己享受而修些曲水。”
“他为谁修?”
“为你。”
“为我?”小楚侯大惊。“你说诸葛亮为我修此曲水?”
老和尚道:“正是如此。小楚侯,酒杯停在你面前了,请先饮了这一杯酒,再细说不迟。”
小楚侯弯腰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他一饮而尽,大叫道:“好酒!这是我楚人酿造的白猿酒,你们怎么会有?”
老和尚道:“当年老楚侯失败议和,进贡了三坛白猿酒。诸葛武侯算准楚侯族中会有人来此作复仇想,便修此流杯曲水,留此白猿珍酿,以作楚侯后人修身养xing之所。小楚侯何不结庐而居,与半边寺作个比邻?”
小楚侯听罢,叹了口气,留了下来。他明白中原高人太多,楚侯族人的报仇想法,武侯当年就算出来了。那又何必再去追逐梦幻?
他在流杯池畔打熬武功,一住十年。然后有一天,他走了,从此没有回来。直到东晋末年,才有一个中年妇人,带了一个小孩,又来这里结庐而居,传了几代人后,又人去庐空了。中原却有了一个以楚侯刀法称霸武林的绝顶高手,行侠仗义,如神龙见首不见尾,làng迹天涯。北朝末年,天下大乱,人们也听不到楚侯侠的事了。久而久之,也不知楚侯侠还有没有后人。直到唐中期,才听人传说武林出了一个醉侯,使的是楚侯侠的武功家数,武功深不可测,与轩辕集常在华山下棋,谁输了便从华山舍身崖往下跳一次。但右天王却没有见过。
所以右天王一听说戎州古城外锁江石边的半边寺这个没钱买酒喝的醉僧,便是与轩辕集下棋常从华山绝顶往万丈深渊下跳着玩的醉楚侯时,顿时手心冒汗,也就叫人不足为奇了。
右天王找到了怪石峡谷曲水流杯之池处,耳中突然钻进一个声音:“天王请在谷外打坐半个时辰,半个时辰后,你的徒儿自己会出来找你。”
右天王可不敢冒昧,一听之下,顿时便盘膝坐下,不敢进谷。
果然,半个时辰后,郭子岳从谷中出来了。郭子岳走向右天王,道:“前辈久等,这就上路么?”
右天王盯着郭子岳看了半晌,见他陡然间神清目明,似乎凭空添了几十年内力,明白这年轻人一金之义,竟捡了如许大二个便宜,从醉楚侯那里得了数十年内力不说,大约还得了什么绝技。
但右天王并不点破,只是起身,带着郭子岳在下弦月的月光下往北而去。
三日后到了峨嵋山下。寺中早有和尚迎了出来。十八罗汉中的一个带着几名僧人道:“右天王回来的正好。主公正差人四处寻你呢。”
右天王问:“主公可在山上?”
那罗汉道:“主公正在坐关。”这是隐语,表示佛帝不见人,不见人便表示有事:或悟武功,或想大事,或外出办事去了。
二日后,右天王带着郭子岳上了山顶,众人在金顶未作停留,直奔万佛顶而去。到了万佛顶时,已是huáng昏了。右天王住下,带着郭子岳一起吃饭,然后送郭子岳去一间石室居住。
右天王在石室中问:“徒儿,醉侯度了内力与你?”
“没有。”郭子岳道:“他给我服了一粒药丸。”
“增加了五十年内力?”
“四十年。”“你已有近八十年内力了?”
“正是如此。”
“你若拜我为师,为师再给你服一粒药丸,便可追百年内力了。”
“这个,晚辈得禀明五叶师父再说。”郭子岳口风似有松动。
“晚辈可不敢擅自另投别师。”
右天王想了想,无可奈何地又问:“醉楚侯还传了你什么武功?楚侯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