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知秋道:“你陪我们进去逛逛,行吗?”
“卑职遵命。”
王洙垂首跟在后面,与大学士曹铨一起,跟着王妃和叶知秋进了藏书阁。只见一排排的书架整齐地排列着,上面放着一叠叠的书匣。古代的书成册的都是用书匣保存着,以免损坏。曹铨边走边解说着藏书阁的各类图书。
叶知秋想起《金匮要略》的发现,实在翰林院一堆破旧的残简里发现的,而藏书阁的书大部分都是纸质的,虽然有一些竹木书简,但都是整整齐齐成卷的,并没有残破的样子,再说了,这些书架上的书肯定都是整理过的,如果里面有《金匮要略》,以这帮子老学究的火眼金睛,只怕早已经发现了。所以肯定不在这书架上。
叶知秋问道:“整个翰林院就这一个藏书阁吗?”
“是的。”曹铨答道。
叶知秋手一扫前面的书架:“除了这些书,还有没有别的?比如说没有整理出来的古典书简啥的?”
“有有。”曹铨颤巍巍抬手往外面一指:“书库里就是,好多呢,小山似的,都没有整理出来,乱七八糟的没个样子,估计全部整理出来,可不是十年八年能办到的。”
叶知秋兴奋地说道:“带我去看看行吗?”
曹铨有些为难:“这个,里面乱得很,都没有整理出来的。”
“无妨,我就去看看而已。”
“好的。”曹铨忙答应了,领头带着他们从侧门出来,穿过院子,到了对面书库。
第113章 药神壶翁
叫门房把书库门打开之后,叶知秋一看就傻眼了,我的姥姥哟,还真的跟座小山似的,篮球场大小的仓库全都堆满了。
曹铨又道:“这只是其中一个,另外还有四个,一共是五个仓库,都跟这差不多的残书。这些都是前朝历代留下来的,还有各地收集上来的,大部分书简都已经散落了,残缺不,所以要想把他们归类整理出来,很难啊。”
造纸术发明之前,都是用竹木制成的一块块的长方形薄片,把字写在这些竹木片上面,然后用细绳上下串起来,就成了书简。而一旦细绳断了,书简也就散落了,就好比纸质书散了页一样,那就分不清哪一块跟哪一块是一卷书的了,全部杂乱混淆,这样分清,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qíng,更何况整整五个仓库的残卷。
叶知秋目瞪口呆望着,不禁苦笑,这可怎么办。
曹铨瞧见一脸失望的样子,有些好奇,道:“国舅爷想找什么东西吗?”
“不不,我是看着这么多的书简,感慨你们当真辛苦,要从这么多的书简里整理出书来,那得费多少jīng力啊。”
曹铨立即有了一种知遇之感。甚至一双老眼都有些湿润了,感激道:“是啊,不过国舅爷也不必太过挂牵,其实只要是找到了窍门,这还是比较容易归类的,呐,一般说来,各朝代的书简,在竹木上区别是比较大的,年代越久远,竹木就越陈旧,可以把差不多陈旧的书简归在一起,然后再从中归类,这样就方便多了。”
“嗯!这倒是个好办法。”叶知秋饶有趣味点头道。
一见国舅爷感兴趣了,曹铨更来了劲头,赶紧又道:“除了从书简竹木的陈旧程度判断之外,还可以从书法上判断。其实这才是最准确最不容易出错的。”
“书法?书法怎么判断?”叶知秋对书法知之甚少,奇道。
“各个朝代的书法差距很大的,呐,就拿汉代的书法来说吧,汉代是不怎么讲究笔法结构的,只讲究实用,所以章法规整典雅,用笔严谨,其中佼佼者能看出苍茫混沌的qíng趣来,但是大多数的笔法,都不太讲究,只求工整。”
“哦?”叶知秋咧着嘴,一副很是兴趣盎然的样子瞧着他。
曹铨这样的老学究最喜欢的就是给人讲课,也最喜欢人家听他说,这倒不是单纯的卖弄,而是一种老来的寂寞,喜欢唠叨,一见国舅爷这么有兴趣,更是高兴,当即打点jīng神,张着没剩几颗牙的gān瘪嘴唇,接着说道:“再拿魏晋来说,这时候常年战乱不已,许多士人退隐山林,不问朝政,一心只读圣贤书啊,其中更有不少人专心于书法研究,将汉朝主要用于通信的笔法,升华为一种书法,一种美的东西了,甚至把自己的思想包袱,高洁qíng志,都寄托在了笔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