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王_作者:沐轶(402)

2017-07-20 沐轶

  苏轼兴冲冲道:“那庞员外吃了你的方药,很快就大便通畅了!所以,东西也就很痛快地给了我。”打开了锦盒,道:“呐,一百两huáng金都在这里。”

  叶知秋数出五十两,放在一旁,让后把锦盒盖好,推给苏轼,道:“这是你的一份。”

  苏轼又是兴奋又是不好意思,有些讪讪,“这其实都是你的功劳,我只是跑跑腿,怎么好意思拿这么多?”

  “你我一见如故,还说这些谁多谁少的做什么。”

  苏轼很是感激,拱手道:“知秋兄高义,小弟铭记在心!——对了,这区区一位紫苑,为何就能治好那么多大夫都治不好的便秘呢?小弟不懂医术,也向听听。”

  叶知秋微笑道:“肺与大肠相表里,两者关系很密切,肺主肃降,大肠主传送糟粕。如果肺失肃降,津液就不能下达,腑气就不通。于是,大便也就必然燥结,人也就便秘了,这就是庞员外的病因。前医无一例外地都使用一些润下通便的方子,却没有注意到他真正的病因,病根不出,便秘也就不解。紫苑入肺经,擅治咳逆上气,肺气清,大肠传导功能就能正常,大便也就恢复正常。所以,这紫苑虽然不是通便的药,也只是区区一味药,但是正好对证,自然水到渠成。”

  苏轼听得入迷,赞道:“原来医术也是如此神妙,以往小弟总觉得只有圣贤文章才有滋味今日听了知秋兄阐释医术,才知道自己以往当真是井底之蛙,回去之后,小弟要抽出时间,好好研读医术,不敢奢望能与知秋兄比肩,能听懂看懂知秋兄的方子,心愿已足。”

  叶知秋笑了,苏轼不仅是大文豪,在中医史上也是有一席之地的人物。想不到自己穿越过来,竟然成了引领苏轼走上医术之路的引路人。当下笑道:“子瞻如果没有事qíng,咱们去畅饮一杯如何?”

  苏轼也是个酒鬼,又对叶知秋十分感激和崇敬,当下忙不迭答应。跟仆从说了一声,叶知秋带着苏轼从后门走了。

  叶知秋和苏轼在后面客厅说话的时候,外面大厅来了一个老者,带着一对年轻夫妇。进来之后,四下看了,没有见到叶知秋,便问伙计:“请问,知秋国舅不在吗?”

  没等伙计回答,药柜后面负责抓药的范妙菡看见了他,高声打了个招呼,道:“邱郎中!”

  这位老者,正是叶知秋和范妙菡上次在四里飘香吃饭时,遇到的那位十分仰慕叶知秋的老郎中邱子章。

  邱子章一见范妙菡,喜上眉梢,急忙过来,拱手道:“范姑娘!”

  “你找我师哥有事吗?”

  “是啊!”邱子章招手把跟着他来的那对夫妻叫了过来,赔笑道:“这时老朽的儿子和儿媳妇,前几天,儿媳刚才生了孩子,身体不舒服,所以来请知秋国舅看病。”

  范妙菡笑道:“你自己不就是郎中吗?”

  邱子章道:“所谓医不自治,事关自己的儿媳,还是请人诊治好一些。再说了,这病老朽大致看了,觉得有些棘手,知秋国舅乃是神仙弟子,请他医治,方才妥当。”

  范妙菡点点头,忙让伙计去告诉叶知秋。

  伙计进去很快又出来了,说叶知秋已经和那位苏公子两人从后门出去喝酒去了。

  范妙菡歉意笑道:“我师哥跟朋友正好出去了,要不,你明儿个再来吧?”

  邱子章为难道:“这个,儿媳她刚刚生了孩子,身体很虚,这病就怕耽搁啊!”

  “到底什么病?要不,让我们医馆其他几个大夫给看看,他们三个都是我师哥的结拜兄弟,都是太医局毕业的佼佼者,或许不需要我师哥出马,就能把病给治好了!”

  邱子章连连点头,道:“好啊!国舅的结拜兄弟,这医术也绝对高明!”

  范妙菡听他答应了,正好看见庞安时那边看完了一个病人,便道道:“庞大夫,你先给这位邱郎中的儿媳妇看看病吧,她是产妇,不能久等的。”然后又给后面排队的病患解释了一下,那些病患要也表示理解。让她先看。

  庞安时让她坐下,问道:“你哪里不好?”

  那儿媳妇孱弱的声音道:“小肚子胀得很,全身发烫,好像在发烧。”

  庞安时借诊脉之机,摸了摸她的手,果然着手很烫,烧还不低。提腕诊脉,发现脉有些怪,浮按的时候滑疾,沉按则结涩。问了得知恶露已经有一天没有来了。对邱子章道:“病人这是体内有瘀,通瘀就可以了。”说罢,提笔写了一个方子,递给邱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