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肯定有事,你不说,我老瞎猜,也是睡不着!”
若jú翻身过来,抽泣了一下,道:“我嫂子,快不行了,我从小父母双亡,是我兄嫂把我养大的,嫂子就像我母亲一样。想着她这样,所以难过,不想打扰了你,真是抱歉。”
“这样啊!你嫂子怎么了?病了吗?”
若jú摇头道:“我也不知道,只是收到消息说不行了,也不知道究竟怎么回事。”
“你咋不给王妃说,回去看看?”
“今天晚些时候才得的消息,按王妃已经安歇了,而且,也不方便,想明儿早些时候再回禀。”
“你也真是的,”叶知秋不满道:“竟然你嫂子跟你母亲一般,她现在病重,你得到消息,应该马上去探望才是啊!你哥嫂住在哪里?”
“城外七十里地的huáng家庄。”
“七十里?”叶知秋知道为什么若jú不连夜赶去了,这是古代,京城晚上是要关城门的。她入夜才得到消息,那时候,城门都已经关闭了,出不去,所以说不方便。看来只有等第二天早上了。
叶知秋请拍了拍她的香肩,道:“那只能等到明天一早再去了。你也不必太难过。所谓吉人自有天相,说不定,明天去了,嫂子已经好了呢!”
“谢谢你,——你也赶紧睡吧,明儿还要早起去医馆呢。”
这一夜,若jú哀伤之下,到底还是忍不住,以为叶知秋睡着的时候,躲在被子里哽咽了几回。
第二天一大早,叶知秋和若jú就起chuáng了。若jú以前是服侍王妃的,知道王妃早上不喜欢睡懒觉,天刚亮就起chuáng了,便赶紧进去,跪倒磕头,说了嫂子出事,快不行了的事qíng。说着又哭了起来。
王妃赶紧让她家去探望,吩咐帐房赏了她五十两银子,拿去给哥嫂应急,还让管家拿了一两上好老山人参给她,说不定给嫂子治病用得着。又安排了几个婆子丫鬟跟着去帮衬一下,若是嫂子亡故了,就把后事料理了再回来,不用太着急忙慌的。
若jú磕头谢恩,带着婆子丫鬟,分乘几辆马车,赶在刚刚开城门,出城直奔huáng家庄。
若jú哥嫂家在庄上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户,因为有若jú在王府为奴,又得王妃欢心,得的赏赐不少,经常帮衬哥嫂,所以他们日子过得也不错。她进了村子,村口有几个孩子在玩耍,看见她,还都认识,毕竟逢年过节的,她经常回来探望兄嫂,带着王妃赏赐的糕点之类的,也常分给这些村里的孩子们吃。
孩子看见她,都亲热地迎上来,一个孩子冒冒失失就来了一句:“若jú姐,你们家死人了!”
若jú差点瘫在地上,幸亏跟着来的丫鬟眼疾手快,一把就扶住了她。
一个大一点的孩子呵斥先前那个孩子道:“你知道什么,不知道就不要乱说,吴郎中说还没短气呢,怎么就死了!”
若jú一听,还有一口气在,脚下这才有了一点劲力,站稳了,可是,先前那个孩子的又一句话,又差点让她瘫倒。那孩子回嘴道:“怎么没死!要是没有死,怎么把殓衣都穿上了,嘴巴里都放了银钱了?”
只有死人的嘴里,才放入银钱的。
第200章 一线希望
旁边一个跟来的婆子道:“姑娘先别着急,去看了明白再说,这些毛孩子,什么都不懂。”
若jú一听有理,勉qiáng站住,在一个丫鬟的搀扶下,踉跄地往自己哥嫂家走。
远远看见哥嫂的院子了,见到门口已经挑着一个白幡,这是招魂幡,只有死人家才挂。不有悲从中生,放声大哭,跪倒在地,一步一步往门口爬去。
几个跟来的丫鬟婆子也哭了起来。跟着跪倒要爬进门去。
门口的人已经看见了她们,忙给里面招呼道:“huáng大哥,你妹子回来了!”
又有村里来帮忙的媳妇婆子跑过来搀扶她们,乱纷纷说着道:“不着急哭,还没有咽气呢。”
若jú跪在那,一抹眼泪,正要问怎么回事。便看见哥哥从院子里跑了出来。也是一脸泪痕,道:“你嫂子还没有断气,不过也快了,赶紧进去看看,还能说两句话不!”
若jú顾不上问既然没有断气,怎么就把招魂幡挂上了。爬起来,踉跄着冲进了院子。
只见院子里都是人,忙里忙外的,大多是村里亲戚邻居,来帮忙的。正堂屋前已经挂上了白布,大堂里放这一张木chuáng,chuáng上直挺挺躺着把自己抚养长大的嫂子,身上盖着一chuáng白布,还露着脸。旁边放着一口棺材,崭新的,还没有上油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