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景生_作者:多云(418)

2017-07-09 多云 灵魂转换

  “这位公子所言令夏某如醍醐灌顶,科举制既如此优越,难道也有弊端吗?”夏林此时已对这位遮幕文士佩服得五体投地,不仅因他的大胆坦率,更因为他言之有物。

  景生斟酌了一瞬,缓缓开口道:“科举制度的主要缺点在于:——形式太过固定的考试不一定能选拔到真正的人才,其实这并不是科举制度独有的弊端,一切标准化考试都面临这个问题;而且所谓师门,同年等人际关系容易形成党派集团,所以从成帝始,增设殿试,由成帝陛下及卫太后千岁策问贡人于贤德殿,取消师门观念,所有及第之人都是天子门生,还有就是应该完善科考监察制度,尽量避免舞弊弄假,同时也应广开多种选拔途径,使各种人才都能得到从政机会,特别是农工商专才,也要为他们设立进身之阶。”

  景生的一席话便如荒漠甘泉,不仅使从未接触过科举制的南楚文人大开眼界,就是那些已熟知科举规例的大夏学子此时也觉豁然开朗,仿佛是暗夜中疲惫的旅人,猛然看到前方燃起了指路的灯火,他们聚jīng会神聆听的同时也都惊叹于此人的身份,他的遣词用语都非普通学人士子可比。

  就在这时,景生站起身走到长案前将桌案上的酒盅一一斟满,随即便抬手摘下头上的遮帽,在他转身面对大家的同时,明霄忽然开口说道:“在座的各位都是夏江南北的学界领袖,文坛新秀,能齐聚一堂畅所yù言当真不容易,此时皓月如镜,明照丹心,不如我们一起gān了这杯涞河醇,共祝天下学子学路顺畅,学有所长,忠心事国!”

  景生略停,等明霄话毕才转身面向大家,手中端着酒盅,厅中灯烛通明,众人抬头凝目一看,俱都惊愣在场,口不能言,只见那持酒端立的少年,面容俊美如神祗,其凝然之姿巍如山岳,只静肃默立,其凛凛王气已扑面而来,夺人心弦,“各位先生,请——”景生端起酒盅,侧眸望向明霄,眸光里满含眷恋,“阿鸾,请——”说着,景生便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神态洒然诚挚,明霄醺醺然微微淡笑,杏眸中却一片澄澈,随着景生,他也举杯畅饮。

  就在众人愣神之际,愁眉苦脸已将酒盅送至他们的面前,看到那两个神仙似的少年共饮佳酿,饶是大家都见多识广,也不禁看得瞠目结舌,都不自觉地端起酒盅,纷纷饮尽杯中酒,心中均觉畅快,能与这样两位风姿卓绝的人物在此月夜共饮一杯,当真心旷神怡矣!

  秦书研看到众人心醉神迷的模样,眸光一闪,唇边含笑,缓步跃众而出,走到景生和明霄身前,并未跪拜,只是深深俯首行礼,再抬头时手中已擎了一杯酒,朗声说道:“书研人微,不敢待天下学子鸣谢,但书研今日能施展抱负,却是仰仗了陛下的明德宏恩,书研斗胆,敬陛下一杯,并祈祝陛下心想事成,天下万民安泰平安!”说着,秦书研便仰头先gān为净。景生平和一笑,随即也端酒尽饮。

  明霄正待举杯,却被书研伸手挡住,“青鸾殿下眼疾刚愈,不宜多饮。”明霄已有薄醉,哪里肯听人劝,正待坚持,却已被景生扣住了手腕,立时便挣动不得了。

  就在秦书研敬酒这片刻间,厅堂中已陷入死寂,随即便响起扑通扑通的跪地之声,原来是大夏文士得知对面少年便是成帝华璃,正纷纷跪拜,而那些南楚士子听到秦书研的后一句话,乍然知晓这位萧公子竟然便是监国太子明青鸾,一时万分激动,也纷纷跪地叩拜,只一瞬的功夫,厅里已跪了一地的人,此时也分不清谁是跪的谁了。

  “大家快快请起——”

  “先生们请起——”景生和明霄同时开口,正要上前一一搀扶,却听到此起彼伏的叩拜之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青鸾殿下吉祥永祚!”

  景生明霄无法,只得再次开口叫起,又上前虚扶,厅中众人都觉不可思议,虽站起了身,神qíng却依然呆怔,浑忘身周人事,只一味盯着长案前的大夏圣上和南楚太子,心神巨震,惊疑百出,——不是都传华璃身体赢弱不堪,神智昏聩,疏于政务吗?为何对面这位少年如此风神俊朗,如此皇气浩dàng?更难得的是他的态度端肃谦和,对天下学人尊重关注,对政务熟悉,查考详实。

  夏楚学人都不敢置信地心中感叹,前者觉得欣喜不已,有帝王若此,真是大夏之福;后者觉得钦羡不已,大夏的这位圣上看起来英明神武,估计将是位明君,众人又纷纷转眸望向成帝身侧的明青鸾,又是暗惊,这位南楚储君也是名不虚传,怪不得他刚才的言行举止已令人钦佩沉醉,怪不得大家都觉如沐chūn风,却原来是青凤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