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鸾还在凝目细想,一侧头却看到小花儿腰间别着的滟痕,不禁轻轻抬手抚摸刀柄,“景生,我还没问你呢,你怎么会有这把滟痕呢?它可是我们南楚的上古神器,已经丢失了许多年了。”
小花儿早料到他会问,淡淡回眸看向亦袅,“我小时候在碧潭里潜水时找到的。”一边拿起那件斗篷扬手向七少掷去,斗篷像只玄色大鸟鼓起翅膀平平飞去,堪堪落在亦袅的身上,不偏不倚,那少年看得呆住,心里啧啧称奇。
阿鸾也被这qíng景吸引了注意力,心里更猫儿抓似地想一直留住小花儿,到时候就可以向他请教这些功夫了。
小花儿见他不再追着问滟痕,松了口气,伸手摸向后脑,那墨玉龙环还紧紧地缠系在发里,再松口气,看来身怀宝物真是如履薄冰。他却不知他自己便是最奇特的那件珍宝。随手拿过唐七少的内袍,比了比,就套在身上,长短倒也合适,不知这个小毒枭年庚几何?
“我今年十四岁了,你呢?”坐在另一侧的唐亦袅双眼眸光如蜜胶紧紧地黏在小花儿身上,此时见他着衫,更是眼神迷蒙,幽幽地开口问,吓了小花儿一大跳,这家伙真是鬼jīng灵,竟猜到他的所思所想。
“他几岁关你何事?”
小花儿刚要回答就听到身旁的阿鸾厉喝一声,以前还真没听过他如此粗声戾气地说话呢。于是,小花儿就闭上嘴,笑眯眯地看着阿鸾,——他发怒的时候,玉白的脸上微微泛起绯红,更显得眉目如点漆,当真好看。
“——哟,我倒忘了他是明霄太子殿下的良娣,原是不能被瞎打听的。”
唐七少不冷不热,不咸不淡的一句话噎得小花儿脸上的微笑立刻变成苦笑,——怎么把这糊涂官司给忘了呢?
“那我能问一下良娣大人的名讳吗?总不能老是‘喂喂’地称呼着,多不礼貌。”
唐七少手脚不好使,可一条毒舌仍然jīng神抖擞,他吃吃笑着,yīn阳怪气地念叨,小花儿却已经脑门儿冒汗,手脚发麻,阿鸾侧头看他一眼,发现连他jīng致的耳朵都烧得通红,以为他年纪小,又世居山野,害羞所致,却不知景生是因为对这种不伦不类的稀奇怪事感到无奈和困窘。
阿鸾拉起小花儿的手,发现他一向温凉gān燥的掌心里也有细汗,鼻端又闻到一股清冽的冰寒香气,心中更加确定小花儿一定是qíng绪激动,太高兴太惶惑了。
“——景生,你勿需惶恐,我知道这对你来说太突然了,但待我回宫将一切禀明父王,他一定会答应的。”
阿鸾无比诚挚地说着,心里却没有半点把握,清楚地知道这件事非常渺茫,因为太子侧室的地位也异常尊崇,南楚不知多少闺秀子弟盯着这个位置。只因他尚年少,还未论及立妃之事,争执才没有摆上桌面。
“——呃?敢qíng这个侧室良娣还是太子殿下私许的,并未记入族谱,列于宗庙呀,啧啧啧——”
不知死活的七少咂嘴摇头地表示怀疑惋惜,阿鸾被戳到痛脚,噌地跳起来就要冲过去掐死他,可转念一想,这事确如他所说,非常可疑可虑,恐怕难免最终将失信于小花儿,心中的怒气勇气一刹那便消失无踪,只余惴惴不安。
阿鸾此时毕竟才是个十三岁的少年,一时感激,将话说得太满,现在再想,就发现有许多不妥难办之处,他又缓缓坐下,垂下头,轻声说:“……景……景生……你……你莫听他胡说……此事……”
小花儿淡然一笑,反握住他的手,“——阿鸾,你退烧后还没吃东西吧,一定很饿。”心里暗想:——这孩子肯定是脑子饿糊涂了,才浑七八想地犯迷糊。
阿鸾一愣,不明白为何小花儿忽然说起果腹之事,难道他对进宫之事毫不在乎吗?还是他对此根本就一无所知?
阿鸾心里纷乱地猜测着,但他的肠胃显然非常赞同小花儿的设想,立刻不客气地咕咕直叫,阿鸾一下子涨红了脸,偷眼去看那个唐七少,发现他的qíng况也非常不妙,正捧着饿瘪了的肚子紧皱着眉。小花儿看看他俩,无奈轻笑,对他们的思维方式实在感觉困扰,——这两个十几岁的小家伙都快饿晕了还一本正经地谈论婚姻之事呢?他们是否知道那是恒古难测的一个谜题?
小花儿站起身,走到篝火边翻出昨夜埋进去的山芋山薯,外层裹的泥巴敲碎后连着根jīng粗糙的外皮一起脱落了,溶dòng里立刻飘起一股绵密甘甜的香气,阿鸾和亦袅齐齐大咽口水,肚子不争气地咕噜乱叫。再也顾不得打嘴仗,拿人开涮了。小花儿扔给七少几个山芋,他举着包扎过的断臂,大蟹钳子似地勉qiáng捧着山芋往嘴里送,小花儿看他吃得太过艰难,就走过去拿起山芋喂给他吃,“我是山里人,没有什么名讳,你就叫我小花儿吧。”一边喂他,小花儿一边随意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