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浮生之倾国_作者:知北游/梦里浮生(158)

  宛如初见,却是长诀。

  ----------------倾国第二部 终-------------

  (第二部 就此完毕,撒花~~喜欢BE的铜子,可以到这里结束,当作一个BE的结局;喜欢HE的铜子,敬请等待第三部,势必狗血大nüè之后终告HE!)

  第三部

  第68章

  国朝天下行省十六,其中最为华盛的省份当推南北两直隶。所谓“直隶”,也就是直接隶属于国都辖下之意,北直隶是方今京师顺天府所辖,而南直隶则是南京应天府的辖区。南京乃是太祖龙兴之地,太宗迁都之后也仍在此地保留全套文武班子,称为“留都”,虽然此都已非京都之都,到底沾着老家底的风光,又兼东南之地好风雅,讲豪奢,擅清谈,因此留都的百姓官员,一向颇有矜贵高傲的派头,私底下还难免鄙夷京师那地方huáng沙满天,人物村俗,风物粗陋,哪及得上我这里山青水秀,风流文采!

  又何况,近几年因为北寇骚扰,业已连续两回直抵京城近畿,天子受不住惊吓,养成了一听北面有警,便驾临留都,名为“chūn狩”,实为避难的常例,据说朝廷上也在商议着是不是要重新迁都,回到南京?这等朝堂大事自非小民所能置喙,然而消息流传出来,不免也使民间议论纷纷一番,于是留都的市民们,走起路来越发趾高气昂,更越发以“见过大世面”自诩,就连这日圣驾摆出凤台门,往幸苏州府常熟县的大事,在南京城内的茶馆酒家内,说起来也不过一句:“这块近两年哪家没见过御辇?不稀罕,没得谈头!”

  不过同属于南直隶辖区的常熟县居民,对圣驾莅临这样大事,自然不及留都百姓的司空见惯,不屑一谈,一大早起就挨擦着涌到虞山镇去看,可惜沿途都是恶狠狠执枪仗槊的执金吾们,那条新开辟出来的专门供御辇驰骋的大道,自从细细洒上迎驾的huáng土后,便是根本不让百姓靠近半步。直到下午御辇行过,路禁解除,才有好奇的小民跑过去数御道上的车辙马迹,同时议论纷纷:“阿看见皇帝面孔?蛮年轻——讲是万岁万万岁,实头今年才十五岁哉!” “耐阿晓得今朝迎驾个林大人,做仔皇帝先生哉?俚去年告老还乡,实实一毫勿老,面孔标致得来!”

  这天是清和八年四月十二,正是个风和日丽清景无限的好日子。初夏微风送来花糙香气,远方虞山青郁郁,近处河流碧潺潺,山光水色环绕宅第,使得被小民们口中议论的那君臣二人——清和帝殷璠,与领天子太傅衔的告老大臣林凤致,在宅第门口降乘而入时,都不觉心头泛起宁静安详的感觉。

  清和帝殷璠,确实如小民所说,是个今年才满十五岁的少年,虽然尽量装得庄严老成,到底脸上还带着稚气未脱,降临到庭院之中时,便即四下打量,笑赞:“先生的院落布置得好生清雅,我定要多住几日。”他六岁即拜林凤致为师,七岁被扶上帝位,由这位太傅一手教导成人,对先生极为尊敬,在他面前都不自称“朕”而称“我”。林凤致对这个天子学生,与其说是恭敬,倒不如说是有如慈父宠儿一般的颇带溺爱之qíng,闻言也就一笑,道:“那么可要简亵陛下了,臣实是不胜荣幸。”

  待君臣入了内堂,因皇帝敬师,于是不论尊卑,只分宾主落座,寒暄应对了几句,林凤致便问:“陛下可是有事垂询?”殷璠道:“还是那两件事——迁都南京、援朝击倭,这几日朝中重新吵嚷起来,真是烦恼。”

  林凤致皱眉道:“这两件事,臣委实不便置喙。” 殷璠问道:“先生何出此言?”

  于是林凤致一一解释给他听,先提迁都之事:“迁都有利有弊,到底应该不应该,一时不好说得。但臣本身是南直隶人氏,倘若说迁都好,朝中便定然攻击一个‘自恋桑梓,私yù变政’;倘若说迁都不好,言官又免不得来个诛心之论,骂臣只知避那小嫌,自高身价,过犹不及,置君主安危社稷成败于不顾——臣可不是两头做人难?”殷璠听了不免笑起来,道:“先生这么高的声誉,也怕人骂?”林凤致笑道:“臣有什么声誉,无非是骂声中挨过来罢了。陛下不记得清和四年退了北寇之后,为了袁将军的事,臣被内外骂得恁般?”殷璠道:“可是,那次全亏先生力保起用袁杰,才能保得京城不失——到最后却怪到先生头上,他们也真不知好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