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浮生之倾国_作者:知北游/梦里浮生(257)

  同时京中邸报也全录了免税告示,加量刻印以送向南方,好让南省百姓怀北京朝廷之恩德。这场离间战准备十足,只待困于南京群臣的小皇帝抓住时机予以反击——然而磨亮锋刃,却落于空处,成为一场无用功。

  南京邸报传来,留都朝廷业已在五日前通过新税案,每年减派、免征东南诸省各项税款共计四百万银,停漕运,免织造,南都欢忭鼓舞,齐颂圣明。

  林凤致到底输了南京一筹。

  而南京群臣之中,甚至没有显出有如林凤致一般的领头人,主持来行抗衡之举。这边出尽全力,那边还饶有余裕,所以这一输实是大败涂地。

  此时已到腊月下旬,京中冬雪连日,关外苦寒难捱,长城各关隘的战况仍在拼命支撑,清和八年却已余日无多。

  第93章

  作者有话要说:昨晚网页抽风,写了贴不上来,到今天才更新,擦汗~~~  十二月二十日新工部尚书徐照正式拜印接任,二十二日其子徐翰又与已故兵部侍郎、追赠太子少保、谥文敏的赵大昕家中内侄女定下亲事,纳采放定,父子同喜,登时前来致贺的官员踏破了徐府门槛。林凤致忝为同年老友,自然没有不亲临贺喜的道理,却因事务繁多忧心不已,直到二十五那天,才抽身来拜。

  官轿在徐府门外落肩的时候,林凤致隔着轿帘便见到另一乘便轿同时停落,因为未挂官衔牌,不知是谁,也未曾放在心上。谁知刚刚出轿,府门口代替父亲来接待贵客的徐翰正快步迎将出来的时候,那轿中之人也满面笑容的露脸来打招呼:“林大人也来了?巧遇,巧遇!”

  林凤致当然不相信真有这么巧遇,心里骂着yīn魂不散,脸上还要微笑回礼。徐翰在朝鲜吃过殷螭的大亏,当时还只道他是林凤致的随从,想不到此人才是深藏不露的主角,林凤致当然早已拿话将自己撇清gān净,徐翰不好意思怀疑旧战友的清白,却不免对这位不速之客暗翻白眼,又不能不恭迎入内。

  偏偏殷螭的厚脸皮是从来已惯,才不在乎主人不给好脸色,笑吟吟问着徐翰:“徐员外不日大喜,有贺有贺!闻说阁下在朝鲜受了重伤,可好些了?”徐翰板着脸答道:“谢王爷垂询,下官拜赐。”林凤致给他们打个圆场,说道:“徐年侄当初伤势委的不轻,直接自平壤送回京师救治,幸亏濒湖先生妙手回chūn——王爷有所不知,徐年侄回京述职,业已擢升兵部职方司郎中。”殷螭当然又恭维两句。

  徐翰已做到正五品,却遵循“父在,子不别居”的古训,仍是乖乖住在父亲的尚书府,而且这日徐照正在部中处理事务,做儿子的也只得替父亲招呼客人。林凤致是故jiāo,习惯xing的不去客厅,而往经常去的蝴蝶厅,徐翰其实不想同样招待殷螭,可是这家伙已经老实不客气的跟着林凤致走,做主人当然不能太小家子气,只能心不甘qíng不愿的说上一句:“寒家事多,后厅杂乱,简亵王爷不便。”殷螭很是善解人意的道:“徐尚书新升职,徐郎中要成家,自是忙一点,小王也想沾点喜气,不碍事!”

  蝴蝶厅是中有过道、两侧厅房如双翅展开的格局,外面花园幽静,厅中书架琳琅,因为徐照信着洋教,还颇多西洋风格的品物,大约家中忙着替徐翰布置新房的缘故,有好几册盖着徐翰之字“仲羽图记”印章的书籍也零乱放在窗前几案上,显然是徐翰房中的物事,临时放置在此的。客人落座奉茶,林凤致与徐翰说些寒暄话,殷螭其实cha不进嘴,于是到处乱动,顺手拿起徐翰的一卷藏书来看。

  徐翰又不禁皱眉,正想说话,忽然外面仆役来报:“刘公子来拜。”

  徐翰想也不想,立即回绝:“回他我不在,接了拜帖就是,这还用说!”那仆人有些为难,嗫嚅道:“可是……刘公子见到林大人的官轿未走,知道二爷在家。”徐翰不耐烦的道:“哪次他不知道我在家?只管回了!”

  仆人只好答应了转身,林凤致和殷螭都不说话,徐翰有点不好意思,说道:“下官……”林凤致道:“既有拜客,年侄只管去,这里无妨。”徐翰微微焦躁,蓦地起身道:“二位宽坐,下官失陪——即刻便回。”

  殷螭看着他急匆匆出去,才问林凤致道:“来的是谁?你也认识?”林凤致奇道:“你不认识?还是你家亲戚——刘阁老之子,刘楝刘嘉木,算来是你表侄。”殷螭想了一想,恍然道:“是刘崇义的儿子?不对,我记得刘崇义一直无子,至少我在朝升他入内阁的时候,他还膝下荒凉,就算以后生了,如今最多七八岁,就能来拜谒了?”林凤致道:“嘉木世兄不是刘阁老亲生,乃是刘太师的幼子,出继给兄弟为嗣的,今年大约是弱冠年纪了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