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小人物_作者:阑(11)

2017-06-28

  齐瑞安闻言也将腰牌递上。

  陆生看了满意,又jiāo待了几句:“张东,今晚你值夜,快准备下,发放的已经在营台那边等了。今晚的夜号是‘宸’。”

  huáng昏后,张东赶到营台,发放的兵爷与其它巡夜的都在了,兵爷上来给张东头上一个爆栗子,斥道:“你小子道营里是家里,将军吩咐的你也敢迟,想必是呆得太舒坦了!”

  “小的不敢,小的不敢。”张东连忙上前讨好,好一阵安抚才灭了兵爷的火气。

  巡夜的士兵一字排开,在台下听发放:“官兵听着(齐应),夜巡谨慎(齐应),毋得懈惰(齐应),误了事军法不饶(齐应)。起去(齐应)。”连应五声,掌号的一声chuī,打鼓的一下捶,接着便是营区内各官兵敲打甲胄九声,灭了所有烟火,夜晚巡逻开始。巡夜的一人值一更,张东值二更时辰,便先歇了去。

  五尺道两旁群山环绕,入夜幽静,张东手持点着明火的火绳,坐在后北营区内。营区周围有两道护墙,都是白日里砍下的树桩做的,树木底部烧焦后埋二分之一在土里,外边的高些,里边的矮些,矮的那些上边搁上木板,便是现下张东坐着的地方。

  林里偶有小动物窜动,总让张东错觉有人接近营盘,以为是敌人来到身旁。越夜越是心底惊慌,张东开始数着羊算时间,突然见营区内东南方向人影闪动,张东惊得跳下木板,拎着火绳走过去,心跳得厉害。

  走近方才人影闪动的地方,除了没扎紧的帐篷边有些晃动,不见任何人,夜里湿气涌上,张东只感身上衣服cháo了,有些沉重。左方帐篷旁又发出响动,张东小心地迈着步子转向左边走,待接近发出动静的帐篷旁,张东一个纵身跳出去要看个清楚,前方却空无一物。此时身后又起了脚步声,张东缓缓转过身,只见一道黑影,张东颤问:“何……何来?”

  ——————————

  阑阑的自白:

  军营里按营规来说,两个营之间一般士兵是绝对不能窜营的,轻则打重则就斩了。哪怕是主将也不可随随便便,都要出示腰牌。另外本营里,各个帐篷之间也是不能随意走动的,会被批评,还可能记过处分。所以,很多古代军营小说里的qíng节,特别是耽美的,臆想的成分都太高了(不高又写不下去,两难!)。

  另外,之前说的,晚上不能夜解可能是我弄错了,由于每个朝代的规矩不一样,之前看的资料说不可以,之后看得清朝资料里又称可以了,所以我也有些糊涂。

  虽然我设定的朝代大约在十六国时期,所以用了古代南方作战用的五尺道(过去行军要走12天,现在它可没这么长了,成了旅游景点估计没一个小时就走完了),可是用的兵法却是“清朝”的,所以……残念……居然还出现了鸟铳(是一种火枪,不过我一直没让张东用,坚持给他配长刀),认明旗(八旗,张东不是说了后营旗嘛,那就是黑旗),军医的制度是汉朝到唐朝这段时间的……巨汗啊!朝代乱窜,不伦不类,误人子弟!

  不过反正这篇文是“架空历史”的,所以就让我继续乱来吧。有误导的地方,我会写明——这个地方我是在误导!

  张东缓缓转过身,只见一道黑影,张东颤问:“何……何来?”

  “‘宸’来。”来人道。

  听出是本营的夜号,张东暂松了口气,叹气道:“这么晚了出来做什么?”

  “夜解。”答得慡快。

  张东心下暗想,别人夜里都乖乖呆在帐篷里,想夜解的也憋着不敢出来,这位爷倒好,顺顺当当一点顾虑都没就走出来了。张东无奈,按着营规继续盘问:“可带腰牌?拿出来给我瞧。”

  来人取下腰间的桃木腰牌,递给张东,夜里黑漆漆,张东借着火绳上的明火才能瞧个仔细。桃木腰牌雕琢细致,上面shòu纹刻得栩栩如生,张东捏在手里还觉察得出上边带着的余温,腰牌正中刻着名字,那字体苍劲中带着些许飘逸。张东最近识字识出了习惯,见到认识的字便忍不住要念。抚上桃木上的字,每个笔画都摸得专注,张东认真念道:“邵……呃什么……羽。”

  “中间那字念‘重’。”来人好心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