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子马上过来了。”裴陵做了个往下压的手势,示意赵东不要急躁。他看一骑比那大队人马先过来,知道是自己派出的探子先回来报告。
“裴大人,你放心,若是敌兵来犯,我第一个冲上去把他们宰掉。”赵东抽刀在侧,还招呼裴勇、裴义好好保护裴陵。裴勇、裴义看了彼此一眼,相视而笑。
赵东正意气风发间,裴陵派出的探子已经来到近前。他看到裴陵便从马上下来,利索地打了个千,朗声道:“大人,边关听说大人率队来劳军,便派人来迎接护送。”
是因为最近又不太平吗?裴陵想到前几天收到刘时英的回信,那上面说西边藩国的jian细最近常带着小股人马潜入这边捣乱。
“裴大人,皇上已经派我率队跟随保护,边关将军多此一举不太妥当吧?”赵东听了那话很不高兴,脸立刻沉了下来。
“一番好意,也是怕咱们手下旅途劳顿。正好,让你的人休息一下,换他们看守车辆。”裴陵见那队兵士越来越近了,就安抚了赵东几句。
那队人马急驰而至,到了裴陵等一众官员面前便下马行礼。裴陵见过边关各种阵势,倒不觉得什么。旁的文官见了那表qíng肃穆、铠甲在身的兵士却都被这整齐的军容唬得不敢大喘气了。就连方才还嚷嚷的赵东,也被面前一众兵士身的杀气骇得勒住马,闭口不言。
是时英的手下?果然如传闻中一样,个个都跟准备随时出鞘的刀一样,充满锋利的感觉。裴陵见到久违的场面,嘴角浮现笑容。他下马,搀起单膝跪在最前头的兵士道:“一切有劳。”
“大人客气。”那人恭敬回答,但脸上、身上依然绷得紧紧。
裴陵明白这是治军严格的结果,他笑着点点头,翻身上马,命这队兵士跟在自己率队的两侧,再留一小部分押后。
赵东带的兵没见过边关的人,觉得新奇又勇武,便都趁着这机会跟那些人搭腔,谁料那些人没有一个开口说话的,都寒着脸,像是准备出动的野shòu——虎视耽耽盯着周围的一切。
“裴大人,他们怎么那副表qíng。太过谨小慎微了吧。”赵东初见新鲜,也想跟那些人说句话。他招手喊过那带队的头目来问,那头目只是恭敬地把话题绕开,并不回答赵东关于边关的任何问题。
“说明他们将军管教的好。”裴陵笑笑,心说赵东是没看到自己当年:想当年,自己在边关的那群手下也都是很勇猛的,没有自己的命令,绝对不会擅自行动,嘴巴也紧得跟fèng上了一样。军令如山,如果没有这个本事,想管教那些粗犷的汉子是非常难的。
赵东听裴陵这话并没附和自己,便觉得挺没意思,又转头,带着屈尊的态度跟裴勇、裴义搭讪。裴勇、裴义碍着赵东是自家少爷的随同官员,不好坏了裴陵的面子,就只能做出一副笑脸,顺着赵东说好听的话,陪着他一路闲聊,到了边关营盘。
营盘里大军早已列队整齐,主将刘时英跟几个副将都早早等候在营门口。他们见到裴陵一队,便迎上前来。
刘时英几年没见裴陵,此刻见到,心里激动,眼角也湿润了。裴陵也是如此,但不敢耽误正事,就先焚香请出圣旨,把皇上劳军的那番鼓励之词念了一遍,又将圣旨jiāo给刘时英等诸将收好,才拉起刘时英的手,紧紧握住。
“先到大帐去吧。我设了酒宴,给各位大人接风。”刘时英虽然对着众位文官和赵东说出这番话,但他的手却没有放开裴陵。他拉着裴陵,带头往大帐走去。
路旁上万兵士都排列整齐,见到将军们和文官过来,就唰地分开,露出一条路来,口中还大声吼着:“谢皇上恩典。”
裴陵被这排山倒海之势的喊声感染,不禁跟刘时英对视一眼。刘时英知道裴陵怀念这生活,便举手一挥。
看到刘时英的手势,将士们纷纷抽出腰中的兵刃。他们将刀枪敲击在盾牌上,并随着那金铁jiāo鸣加大了吼声。
几个文官直了眼睛,赵东也张着嘴,没想到边关的兵士如此雄武。裴勇、裴义见了这阵仗倒是笑得合不拢嘴,追忆起往昔浴血沙场的经历来。
入了大帐,裴陵照例客套一番,几个文官也特意表述了皇上劳军的意思,中将附和着,刘时英但笑不语,做了个手势命令传筵席的酒菜。
裴陵见筵席中还有官jì相陪,颇为不解。他用眼睛看了看刘时英,刘时英则是微微努嘴,示意说随裴陵来的那几个官员都很满意这样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