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鬼张三_作者:张宝瑞(29)

2017-06-21 张宝瑞

  如今这鸟市极是兴旺,养鸟是北京人生活娱乐之一,明末发其端,清代蔚为风尚。乾隆盛世,八旗子弟闲散成习,养鸟者此倡彼随,逐渐盛行。却说张三正在细细观鸟,忽听鸟房主人对一个青年书生道:“罗先生,你是戏曲里手能写一手好戏文,不知你对鸟有无研究,你若说出我卖的这鸟的名称和飞xing,我让你不花分文挑一只最好的鸟带走。”张三回头瞧那书生,身材修长,风度翩翩,长长的浓眉,高挺的鼻梁,曲线优美的嘴唇,平添了英俊的神彩。张三想:这位鸟房主人真是会做买卖,借顾客之嘴,炫耀他的货物。

  那位书生不紧不慢地来到一只只鸟笼前,笑着对鸟房主人道:“你说话可要算话哟,可不要后悔哟。”鸟房主人严肃地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今日张三爷也在,众人都在场,我是不会反口的。”那书生笑吟吟地点了点头,从怀中抽出一本《谈艺录》,卷成一卷,先指着第一个鸟笼道:“这只鸟羽呈青色,颏下靛蓝环紫,有两道环、三道环、一块紫之分。其声清细,善学糙虫,能叫上出蛐蛐、蝈蝈、油葫芦、金钟儿、琵琶轴儿、伏天儿、秋凉儿等绝俏之音。冬夜闻之,如临糙塘柳岸。因其产于芦苇丛中,习闻而能。然苇丛产蛙,却又以学蛙为脏口。这是蓝靛儿。”鸟主人听了,用手捻着杂须,点了点头。书生又来到第二只鸟笼前:“这只黑白灰三色其羽,体小而轻捷。蓄之于笼,跳跃攀缘。其声音响脆,响脆中又翻音阶,音阶中又分音色,音色中又分音调,有滴滴水、杠杠水等高矮音色。最佳者能叫十余音,音音不同;次者亦能叫出七八个音。这种鸟名为‘子子红’,俗名‘红子’。”鸟房主人又点点头,亦步亦趋。

  ------------

  数珍禽戏仙得百灵 逛厂甸怪杰驱八哥(2)

  ------------

  “这只是huáng鸟,xing格易台,入笼即啄饮,只吃苏子和谷穗,不必喂虫……”

  张三见这书生说得在理,愈听愈入神。

  “这只是粉眼儿,它的羽毛呈暗绿色,体稍长,喙尖细,眼圈白色,玲珑雅洁,这是雄鸟。肋下紫色,色浓而长者贵。它婉转其鸣,声细而幽,能学驴叫马唤。沪人尤喜养之,又名为‘绣眼儿’。chūn日产者曰‘桃花’,夏日产者曰‘荷花’。

  “这只是画眉,画眉产于南方,有江西画眉、湖南画眉、云南画眉、四川画眉之分。画眉xing喜斗,每晨结群,聚鸣于山巅,称之为‘争山头。’戈而获之,野xing难台,必须以板笼避其‘抓笼’、‘扬顶’之瑕。二三月后,xing柔而就范,始移于‘主笼”中。所谓行笼,亦设一杠,只能左右跳跃,不能飞攀,杠必粘裹细砂、曰‘沙杠’,供其励爪磨喙。每早必须提笼远遛,用臂力晃动笼子,使其爪紧握沙杠而挺立。由于养画眉鸟大笼高,留又须用力晃以动,只有武林拳客、摔跤高手才愿养之。因此画眉又有‘武鸟’之称,如这位壮士。“书生用书指指张三。张三笑了笑,问道:“你这小兄弟肚子里也真有点文章,依你看,我笼中这只画眉产于何地?”书生看了看,笑道:“你这只体长尾修,其色紫褐,眼上白眉细长,清答可餐,是一只四川画眉。”

  鸟房主人见围拢的人愈来愈多,非常得意,于是说:“罗先生,你接着说。”

  书一娓娓而谈:“近来也有不少文人骚客、梨园居士喜欢养画眉,因为画眉鸣音千回啭,与众鸟不同,或如铜琵琶铁板之激壮,或如玉笛铜笙之悠谐。或如惊涛骇làng之谲诡,或如dòng箫清瑟之幽咽。使人捉摸不定。人耳即娱。尤可贵者,本音之外,慕学山喜鹊、鹞鹰、红子、母jī下蛋、公jī打鸣等维妙维肖……”

  书生又来到另一个鸟笼跟前:“这只鸟比画眉略小,身宽尾短,羽呈褐色,形态风采远不及画眉隽秀。然而这种鸟善鸣,鸣必‘十三套’。所谓‘十三套’,即学十三种声音,从‘云燕’、‘梁燕’开叫,顺序为‘带脑袋的喜鹊’、‘带水哨的huáng鸟’、‘家雀闹林’、‘鹞鹰盘空’、‘红子过枝’、‘黑子哈哈’……至‘小车子碾径’止,周而复始,屡叫不慡其序,摹声极俏。‘十三套’外,能学蝈蝈者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