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早就听说“臂圣”张策之名,张策也早就闻说“醉鬼”张三的许多轶事,二人相见恨晚,自然亲热不已。罗瘿公道:“英雄相会,真叫人高兴,我请诸位到刹海烤ròu季一聚,痛痛快快喝它几壶,岂不更好!”张策、张三自然乐意,三人信步朝什刹海而来。
什刹海在北海之后,据《天咫偶闻》记载:“都人士游踪,多集于什刹海。以其去世较近,故裙屐争趋。长夏夕yīn,火伞初敛,柳荫水曲,围扇风前。几席纵横,菜瓜láng藉,玻璃十顷,卷làng溶溶,菡菡一枝,飘香冉冉。想唐代曲江,不过如是。”北京曾有“燕京小八景”之说,这什刹海就占去了“银锭观山”、“石闸听瀑”两景。环岸名园古寺,不胜枚举,后海北岸有大学士明珠之邸;西段通称积水潭,南岸有普济寺,是万寿寺的下院,轩窗dòng敞,可以面湖赏雪。此寺松荫匝地,曲径通幽。这一带人文藏盛,景物繁华,名园、茶楼、酒肆、王府点缀其中,还有估圣寺、火德真君庙、醇王府花园、恭王府花园及鉴园、庆王府花园及怡园、罗王府花园、涛贝勒府花园、棍贝子与德贝子府花园、可园、乐家园、止园、瑞园、晚香园、金氏园、水东糙堂、慡襟楼、太师圃、漫园、方家园、镜园等古典园林。这些园子大都建有楼台,以观湖景,曾有诗人吟道:“结侣同幽赏,佳游不厌$。”有不少旗民也夹岸而居。沿海还有不少亭台、古桥和寺庙,如望湖亭、望海楼、银锭桥等。银锭桥西北的广化寺是元代建的寺院,有和尚栖身。庆云楼、天香楼、望苏楼、会贤堂、集香居、清音茶社等环湖而建,集香居楼上有题联:“小楼chūn雨龙华寺,野水秋风虾菜亭。”qíng趣意境之,取之不尽。
张三、张策、罗瘿公三人漫步来到什刹海东岸,虽值冬日,更有一番景象。罗瘿公叹道:“这里名园荟萃,风景幽美,要是夏日风景更佳,元代书画家赵松雪吟道:‘轻燕受风迎落絮,游鱼chuīlàng动新荷。’明代诗人于慎行赞美说:‘西城别苑胜瀛州,十里平湖静不流。岸糙离迷桥畔雨,宫槐隐映水边楼。’清初的大词人纳兰xing德曾住湖北岸。”
张三指着那些小摊对张策道:“你听听,这些小贩的叫卖可有意思了。”张策侧耳一听,果然有趣。卖萝卜的吆喝:“赛梨味!辣了换。”剃头的,不时拨动一只大钢镊子,其声嗡嗡,叫道:“唤头!”耍猴的敲一面大锣,哐哐作响。要耗子的chuī一柄唢呐,其声凄婉。卖酸梅粉、桃脯、果子gān、玫瑰枣的,专敲两只小铜碗。卖铁壶的用一铁棍敲打壶底,其声如鼓。磨剪刀的,以铜铁片连成五页,随走随振动,把号筒chuī得呜呜作响。卖猪头ròu的吆喝着:“炸面粉……ròu!”卖各种糖块的小贩推一个小车,小车上有个方盘,内粘各种彩环。另有一个布袋,内盛棋子样儿的骰子。要买骰子的人每次抓四枚骰子,与方盘中的彩球相对,合则得彩。那小贩吆喝着:“抓彩来,得彩,好抓来,又好得,抱子加一彩!”
张策被这热闹的景象吸引了,他又看那粘扇面的臂挎小箱,边走边晃动小铁铃串儿,发出哗啷的声响。卖炭的则手摇大货郎鼓,其声嘣嘣。卖煤油、香油、酱油醋的敲一个大木梆子为号。卖豌豆糕的手里敲着一面小铜锣。跑旱船的锣鼓铙一齐敲,修脚上的手持两个小木板,说着快板书……
什刹海前海与后海之间,有一石桥横锁,桥面上的石板之间,镶嵌着一个个凿成银锭形的铁块,形成别致的图案,这就是有名的银锭桥。过了银锭桥,罗瘿公叫道:“烤ròu季到了。”张三猛闻一股烤ròu的飘香,但见有个jīng致的小楼出现在面前,上书“烤ròu季”三个金huáng大字。
三个人进了烤ròu季,一个胖胖的人走了过来,叫道:“罗公子,你们几位呀?”罗瘿公道:“三位,季傻子,你要好好照应。”此人正是烤ròu季老板季宗斌,这个铺子就是由他的父亲季彩德创办的。季彩德在咸丰年间从通县牛堡屯来此设摊烤ròu,烤ròu季由此而来。季彩德死后,其子季宗斌继承父业,由于他为人忠厚老实,人们叫他“季傻子”。
季宗斌一哈腰,憨笑道:“三位请上楼,有雅座,怎么,今日是罗公子请客了,我来亲自伺候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