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德西叫道:“你别杀我,你要什么我给你什么,我藏的金银财宝价值连城。”来人呵呵地笑道:“我不但不杀你,而且还要把这只锦盒还给你……”瓦德西一听,身子一软,瘫倒在地上,磕头如蒜:“你要什么财宝?”来人缓缓道:“我只有一个请求。”“是什么?”瓦德西和赛金花几乎是异口同声。“让你下一道命令,放了关押在天坛的妇女,放她们安全出城。”瓦德西连忙点头道:“我一定照办。”来人道:“如果你明日放了那些妇女,那么这个锦盒就会在明日晚上出现在你的办公桌上。”
第二日,瓦德西果然下了一道命令,让驻扎在天坛的美军和英军释放了那些受难妇女,妇女们下午便陆续出了北京城,晚上瓦德西在紫光阁附近埋伏了重兵,他决心抓住那个使他大为羞耻的中国人。
紫光阁在宝光门北,明武宗时叫平台。台高数丈,上建huáng顶小殿,左右各四间,覆盖huáng瓦;接栋稍下,覆以碧瓦,南北垂接斜廊;悬级而上,面若城墙壁,下临she苑以观she,此处以后又称紫光阁。每年五月明代皇帝在此观龙舟,看御马监勇士跑马she箭。明代诗人文征明曾专门写诗颂道:“日上宫墙飞紫埃,先皇阅武有层台。下方驰道依城尽,东面飞轩映水开。云傍倚疏常不散,鸟窥仙仗去还来。金华待诏多头白,yù赋长杨愧不才。”清代沿用紫光阁旧名,在门前种植桃杏,芒香满园。康熙年间,每逢八月十五在此召集二旗侍卫大臣比武论箭,“队引花间入,分柳外催。”乾隆年间,清兵南征北战,屡战屡捷,乾隆皇帝便在阁内绘功臣图,刻御制诗。以后每逢正月十九日,清代皇帝便邀集群臣进紫光阁,设宴款待,炫耀武功。
瓦德西在紫光阁斜朗两侧及阁内埋伏了神枪手,又在she苑内布置了火pào,专门等候张三。
时值夜半,仍然见不到张三到来,瓦德西有些困倦,便携了赛金花到紫光阁寝宫内。他先令卫兵搜查了整个寝宫,并未发现可疑的迹象,桌上也未见到那个锦盒。瓦德西心想:我心是被那个人骗了,他见天坛的妇女已放,怎么还会把帅笏还给我呢?如此失信的人到处都有。恍惚中他倚着赛金花睡着了。
一阵香风拂来,那是园中红杏的清香。瓦德西从梦中醒来。他揉揉惺忪的睡眼,只见赛金花已睡在一边,嘴里说着梦话,他喊了几声卫兵,两个卫兵悄悄而进。“发现那个人了吗?”瓦德西问。卫兵道:“什么动静也没有。”瓦德西瞅一眼桌上,啊,桌上放着那个锦盒。他欢喜若狂地扑过去,把它放到胸口,颤抖着打开了盒盖,只见那颗金灿灿的帅笏端放其中。他脸一红,暗自叹道:“天下竟然还有这么讲信义的中国人……
原来张三并没有走远,他在仪銮殿顶凿了一个窟窿,躲进天花板中。白日他听见洋兵向瓦德西报告已放了天坛被囚的妇女,因见瓦德西在周围布置重兵,一直没敢出来。半夜中,张三撕下一根布条,将锦盒系好徐徐放在寝宫内的公办桌上,然后溜之大吉。
张三救了天坛被囚妇女后,心中宽慰许多,可是如今他却无家可投。由于张三的宅院也被洗劫一空。这几日他变换衣装,夜行晓宿,时而宿在荒庙,时而宿在王府一隅,躲避着洋兵的追捕。他想起‘大刀’王五、‘眼镜程’程延华以及于纪闻、于云娘父女俩、杨班侯等好友,也想到了张策、李存义、李瑞东、尹福等见义勇为的武林朋友。唉,天底下象我张三这样的人不计其数,他们有的慷慨就义,青史有名;有的默默而死,未留姓名;有的背井离乡,参加反抗黑暗的斗争;有的受尽屈rǔ,勉从虎xué暂栖身。我遇到的这点挫折和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他还想到了宛八爷、‘小影壁’、‘小银枪’何六等跤场上的朋友。
此时已是晚上,他走到什刹海岸边,虽是chūn日,什刹海已失去往日魅力,湖水默默地淌着,仿佛有话说不出来,也不回头,一个劲儿往前赶。天又下起潇潇细雨,远远望去,那王府院、四合院、店铺、古庙等笼罩在灰蒙蒙之中。远的房舍被雨遮掩,变得朦胧了,只有几处高点的宫院殿宇,露出了些微的青黛。银锭桥孤零零地横在那里,在雨里露出淡青色的可爱的清新。烤ròu季的门紧紧地闭着,没了生气,只有那旗帜在风里飘展,在雨里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