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鬼张三_作者:张宝瑞(90)

2017-06-21 张宝瑞

  张三见有几个秀才模样的人把一些字画摆在地上,其中有一幅画是“怀素醉蕉”。张三知道唐代的大书法家怀素也喜欢喝酒,有时醉酒卧在家乡的芭蕉林里,在芭蕉叶上写字题诗,他非常喜爱怀素这个人物,喜欢他豪放不羁。他走过去问那些秀才:“我想买‘怀素醉蕉’这幅画,多少钱?”秀才们哈哈大笑,其中一人道:“你问问怀素吧。”几个人又大笑起来。

  王金亭赶快拉过张三,小声道:“人家这是在晒字画,不是摆摊出售。今天白天的太阳一定很好。古代有一个天贶节,宋真宗还在泰山脚下的岱庙建造一座天贶殿。”张三问:“这个贶是什么意思。”“是赐赠的意思。”王金亭回答,“各地民间都利用六月六日这一天曝晒衣褥和书画,六月六,家家晒红绿,又称为晒龙袍。在江南经过了huáng梅天,藏在箱底的衣物容易发霉,取出来在阳光下晒一晒,可防霉烂;文人墨客也在这一天晒书和字画,以免蠹虫蛀蚀,许多藏书楼也这样做。这一晾晒衣物、书画的习惯至今仍在,也不限于六月初六这一天了。”

  二人又见旁边有个胖大书生,嘻嘻笑道,露出大半个鼓鼓的白肚皮,口中念念有词:“读书破万卷,不用藏书屋。别人晒衣物,我晒腹中书。”

  ------------

  议节论俗以摆年谱 烹茶谈扇如数家珍(1)

  ------------

  王金亭道:“你看这位夫子自觉满腹诗书,恐怕霉烂,也晒一晒呢!”张三甚觉好笑,说道:“这江南的怪事还真不少!”王金亭道:“六月六也是佛寺的翻经节,传说唐率奘到西天取经回来,不慎将所有经书丢落到海中,挥起来晒gān了,方能保存下来,因此寺院也在这一天曝晒藏经。有一些信佛的妇女,每年此日也到寺庙里翻念经佛,认为翻经十次,来生就可以转作男身。来,我请你吃盐水鸭。”王金亭指着旁边一个饭馆,张三随他走了进去。

  这家饭馆唤作永和园酒楼,以淮扬风味闻名。一楼大厅内高悬“永和园”三个金字录书牌匾,顾客兴高采烈会餐,议论丛生。店家笑呵呵将王金亭、张三请到二楼,隔窗可以欣赏秦淮河的风景。店家道:“二位来点什么,这里最受欢迎的是桂花鸭,是南京著名特产,腌制期短,现作现卖,现买现吃,可鲜嫩哩!”

  王金亭问:“这桂花鸭就是南京有名的盐水鸭吗?”店家点点头,一甩毛巾:“你闻闻,此时正是农历八月,桂花袭人,据南京《白门食谱》一章记载:金陵八月时期,盐水鸭最著名,人人以ròu内有桂花香也。”王金亭道:“那就来一只桂花鸭,外带两盘鸭肝,准备两瓶好酒,此外这里还有哪些风味?”店家道:“这里还有什色点心、荠菜烧饼、开花馒头、蟹huáng包子、萝卜丝烧饼、五仁馒头、水晶包等。”王金亭道:“那就再来一斤蟹huáng包子。”

  一忽儿,店家端来两瓶茅台酒,一盘盐水鸭、两蝶鸭肝和一斤蟹huáng包子,两个人肚子已饿,láng吞虎咽地吃喝起来。

  张三拽下桂花鸭的鸭大腿,一嚼,肥而不腻,口味鲜美,兼有咸味,香苏可口,心想:这盐水鸭果然名不虚传,比北京的烤鸭更有滋味。

  店家忙乎完了,坐在一边抽烟。王金亭问道:“这南京城里都有哪岁时风俗?”店家“吧哒吧哒”抽着烟袋,兴趣十足地慢慢数来:“每年元旦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三声,意思是可解一年的疫疠,叫做‘开门爆仗’。仪征人还特制一名叫‘满堂红’的爆仗,表里一色鲜红,燃放后纸花铺地,灿若云锦,满堂瑞色。大年初一那一天,各家堂屋中央置一大圆炉,终日烧炭火不灭,名叫‘欢喜团’。炉火上架设铜锅,煨红枣汤或莲子羹等,举家尝食,并以饷客,叫做‘欢喜过年’。正月十五闹花灯,每家必备荷花形灶灯一盏,挂在灶前,表示对一家之主灶君的敬意,表示民以食为天。这一晚南京下关有龙灯会,各要道口扎起五光十色的牌坊,悬灯谜猜测为乐;家家晚餐汤圆;女子在元霄的皎月下相率夜行,以求腰脚的qiáng健,必须经历三座桥梁而止,叫做‘走三桥’;正月十六日上城头游dàng,俗传是日在城头上行走一周可驱百病,叫做‘走百病’。

  张三呵呵笑道:“南京女子在月下相率夜行,倒有点象是练轻功,上城头游dàng又象是在练登攀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