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初不哭_作者:风载云旗(22)

2017-06-10 风载云旗

沈澈忍俊不禁,边听边笑,末了道:“那戚公子给你钱的时候,你也是推三阻四了?”
迎喜一愣:“原来你是为了戚公子来的?”
沈澈灵机一动:“其实他是我一个朋友,在江南有妻室,上次就是他夫人让我打听他在京城都gān些什么,怎么寄回去的家用少了。”
迎喜脸上一红,低头道:“戚公子只来过一次,但是也没做什么,你们都误会了。”
“误会?”沈澈反问道,“他来这里难道不是找姑娘过夜?”
迎喜咬了咬牙道:“戚公子是个正经人,只是在房里说了会话,不过他让我不要对人讲,要不是怕你们误会他,我是不会讲出来的。”
“我不会去问他,不过这样一来,他夫人也就放心了。”沈澈眨着眼睛说。
找这样一个不在现场的证据,戚飞羽还真想得出来,沈澈叹了口气,不过,这些都已经没用了。
“沈澈,你去哪了?”蔡师爷抹着嘴上的油,又指指桌子,“刘大人给你留的菜,先吃!”
“去打听老梁头的银票是从哪来的。”沈澈虽然没有什么胃口,不过还是坐下拿起了筷子。
“打听到了?”
“没有。”
蔡师爷感慨地道:“唉,又白跑了吧?老梁头的事不重要,命案才重要,别看现在还能叫饭菜吃,等回家种田的时候,大概只能就着咸菜喝粥喽!”
“打听不到也是一种结果,再说老梁头管城门的官印,我怀疑银票和命案有关系。”沈澈边吃边说。
蔡师爷刚要问是什么关系,猛然想起来:“那个丸子你小心着吃,好像不新鲜,我刚吃完就觉得胃里。。。”
话没说完沈澈已经捂着嘴往外跑了。
一天没怎么吃东西,也吐不出多少,不过胃里好受了些,丸子是不敢再碰了。
“两张路条里必然有一张假的,老梁头又是管印的人,说不定是有人拿钱买通了他让他在假的那张盖了印。”沈澈说。
“要是这样,那人肯定很有钱,沈澈,你觉得哪张是真的哪张是假的?”
“现在还不好说,蔡师爷,尸首都处理了?”
“女人的尸首乡邻们不肯搬回去埋,说一来她是外地人,只是嫁到当地,二来这女人守寡后名声很不好,现在又摊上谋财害命的案子,更不能埋在当地,刘大人只好让人抬到北边坟场去了。”
“银票呢?”
“刘大人说虽然来路不明,但也是老粱头的钱,就和老粱头的尸首一起送到守城的军营去了。”
“刘大人回去了?”沈澈有些意外,最近刘大人一直留在后堂通宵办公,但刚才好像看到后堂的灯是灭的。
一听提起刘大人,蔡师爷露出一副奇怪的表qíng:“刚才杜府来了人说请刘大人过去吃饭,还用的是杜大人的八抬大轿,结果刘大人已经跟我吃完了,就推辞了,结果杜府的人说那就过去说说话,老夫人想见见刘大人。”
“老夫人?”沈澈的脸色也yīn了下来。
☆、九
蔡师爷见沈澈停下筷子不吃了,便道:“多数是为了杜大人的命案,可去了又能怎样?不过杜老夫人年事已高,既然出了声,又是八抬大轿来接,刘大人能不去吗?”
“或许是为了迁坟的事?”沈澈说。
“迁坟算不上什么大事吧,不至于找刘大人过去说这个。”蔡师爷摇摇头。
“杜婉的坟在哪?”沈澈后悔自己没翻看一下那本丧葬记录,现在杜家的人已经把那页盖了衙门大印的纸拿走了,为的是开挖的时候万一有人过问,拿出纸来就能证明清白。
“好像是静。。。静恩寺,对对,静恩寺,我当时看过一眼!”蔡师爷对于自己能记起这些细节而沾沾自喜。
“这就是了,静恩寺离得远又在山上,马车上不去,杜府大概人手不够,想找刘大人借几个人帮忙。”
“沈澈,你这小子都能当师爷了!”蔡师爷笑道。
沈澈忙道:“我才来几年,只知道东跑西跑混口饭吃,哪有蔡师爷深思熟虑的本事?以后还得多多仰仗蔡师爷提携。”
蔡师爷叹了口气:“刘大人总说你能gān,谦虚,是难得的人才,我看这话一点也不错!”
刘大人三更过后才回来,当然还是坐的八抬大轿,值夜的衙役都睡下了,沈澈打了盆热水端到后堂,拧了毛巾递给刘大人。
“还没休息?”刘大人擦了把脸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