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屈身行礼,道:“二姐姐……”面上一红,又改口道,“见过皇后娘娘。”
韶儿已经在我怀里抢口道:“姨姨抱。”
馨儿不好越过我去答话,便只红着脸侧了侧身。
椒房殿里没有生人,我便没有看出来……此刻又听韶儿这么说,我立时便有些忧心,韶儿见谁都让抱,会不会太好拐带了。
屋里还有七八个人呢,他一个个抱过去,我就不用gān别的事了。
便随手将他jiāo给红叶,道:“让你父皇抱去。”
人多时,随口说说话,时间便流水一般过去了。
终于到了午饭时候,我便找了由头,命其余人出去吃,自己陪着母亲。
母亲问的倒不多,只说,今日端午,原是馨儿及笄的日子,各家请柬都发下去了,因着我和苏恒来,只好临时改了日子。
我便问都发了那些家,母亲一一与我说了,又说:“吴世琛家贺氏似乎很中意馨儿。邓博家李氏也有意保媒。”
我不由就顿了顿。
邓博是刘碧君的娘家堂舅。刘家虽不显赫,邓家却是南阳望族。太后一直有意拉拢他给刘碧君张旗。不过邓家已足够富贵,似乎无意掺和后宫这淌浑水。
但保媒到沈家,却也蹊跷。
邓博的儿子前年才出生,自然是要给别人保媒。若要保媒,说自然是晚辈。邓家适婚,又有些头脸的晚辈,我一时还真想不起来。
倒是忽然便想起人议论刘君宇的话,“若他再娶个大家闺秀……”
便问:“李夫人有没有说保的谁家?”
母亲果然没把刘君宇放在眼里,只道:“说是新封的散骑常侍——馨儿嫁到周家去,也算良配。”
若真是周赐,只怕馨儿要跟我同病相怜了。我笑道:“未必是周赐。”
母亲面上淡淡的,眼睛里却有轻蔑一闪而过,“嫁女儿自然要千挑万选,并不是含糊提一句就能定下的,我不会委屈了馨儿。”
然而千挑万选,也未必就真能选到好的。所谓家世好,人才不一定好。才学好,人品不一定好。人品好,寿数不一定足。家世、才学、xingqíng、福寿都好,完美无缺无可挑剔的,却难保他心里喜欢的是不是别人。
我有切肤之痛。
嫁女儿,尽人事挑选到最后,还是要看运气。
我说:“也不一定非要挑个大富大贵的。要紧的是人实诚,有出息。”
母亲道:“那就等他富贵了再来提亲,沈家的女儿,是不能下嫁的。”
才用完午饭,苏恒已经派了人来,催促我回宫。我有心去看看嫂子,便只回道:“知道了。”
然而我才进了嫂子的沁园,便有人来催第二遍。
第46章 美酒
我将人打发了,母亲已皱了眉,却也没说什么。
尚未进堂屋,便嗅到隐隐的药味。
嫂子的陪嫁大丫头微云正在院子里吩咐事,抬眼见了母亲,已经递了眼色回去。一旁一个小丫头见状,忙拾身进屋。微云自己先带了几个小丫头迎上来磕了头。
母亲便停了脚步,问道:“嘉禾身上可好了些?”
微云道:“听说二小姐回来,夫人jīng神头好了不少,中午吃下小半碗粥去。”
母亲顿了顿,没有接话。
我们进去的时候,嫂子刚刚让丫头们搀着坐起来。一张脸白得纸似的,连唇上也半分血色都没有,乌青的眼圈便像用墨涂上去的一般。只往昔黑柔带笑的眼睛没有失去神采,仍是那么晶亮的望着我。
她还想下chuáng行礼,我忙上前按住她。
母亲道:“没有外人,你便不用讲这些虚礼了。好好躺着。”
嫂子笑着自嘲道:“媳妇儿真是没用……让娘来看我,想起身见个礼都不能。”
母亲眼圈便有些红,声音已经低柔下来,“你这孩子,说什么呢。”
母亲为人严厉,嫂子却是孩子一般活泼的xingqíng,家里边不怕母亲,还总是百折不挠想逗她笑起来的,也只有嫂子。
母亲最初还是嫌她的,觉得她过于娇憨,xing子也跳脱,没有大家主母的气度和举止。为了教导她沉静起来,没少变着法儿罚她抄佛经和女则。
她又不愿让人嚼舌根,罚嫂子一回,势必就要罚我两回。用红珊瑚粉抄金刚经,也不过寻常罢了。当年我们两个时常一道在佛堂里抄写到入夜,佛堂里yīn湿,灯火如豆,明明是凄清静冷的地方,因着嫂子的笑话,竟也让人觉得和煦欢快。